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12~週六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歷史記憶工程2/帶公務員訪綠島 前政治犯出題:20人每天3盆水怎麼分?

發布時間:2025/10/11 07:42

受難者及遺屬出席「反省記憶:平復司法不法之第一波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公告儀式」。(翻攝維基百科)
受難者及遺屬出席「反省記憶:平復司法不法之第一波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公告儀式」。(翻攝維基百科)

圖文/鏡週刊

比起柬埔寨,賴俊兆解釋,台灣更常參考的是德國的經驗,「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歷史經驗,可能是來自於威權、獨裁,甚至戰爭、殖民,這些都是歷史的錯誤,但怎樣銘記是對現在、乃至未來有所啟示?台灣這幾年在做的是說服更多人,轉型正義不是只看過去,而是立足過去,指向未來。」「有些人會覺得很沉重,不想面對過去,可是蔡焜霖前輩很有行動力,很在乎真相的還原,如果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放下、和解都是空談。」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當黨產】訴訟追討後 成促轉基金

他舉例,德文並非使用「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而是比較近似「重新面對歷史」的概念,或用「記憶文化」等詞彙。德國設有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處理東西德統一前,東德共產政權進行的種種監控、迫害,「德國是把SED(德國統一社會黨)的黨產回收之後,成立基金會,用於記憶文化工程,基金會大樓一進門,就寫著『以記憶為使命』。」

反觀台灣,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的不當黨產案件多半還在爭訟中。「已經收回來的部分比例不高,金額不到15億元,如果官司全部定讞,確定全部都可以收回來的話,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估計的金額是800億元以上。這2年,政府也把回收的黨產成立促轉特種基金,用於促進轉型正義。」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義遺址】保存後活用 教育公務員

關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賴俊兆坦言這塊是深水區,行政院的角色是帶領統合,向文化部提出政策建議,「中長期規劃是轉型成民主教育園區,文化部這幾年對中正紀念堂的運用也是朝這個方向慢慢累積,才會有『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台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這次的人權影展也是在整個堂體的空間配置下,去除個人威權崇拜。雖然我們不能馬上把銅像移走,但至少我們可以賦予它新的意義。」

賴俊兆受訪談及近3年的轉型正義推動進程。
賴俊兆受訪談及近3年的轉型正義推動進程。

台灣的轉型正義在不同世代、族群紛呈的史觀中迂迴前進,「每次談這些事情,可能很多人會覺得無聊、擾民,為什麼要再去提起或改變這些?然而,如何用好的方式喚醒大家對歷史的省思,哪怕不要這麼快有答案也沒關係,總要先知道這些歷史,變成很重要的事。例如去中正紀念堂的時候,不只是走89階樓梯、抱著緬懷的想法,同時注意到上面這一位會直接改判決。台灣有超過二萬名政治受難者,連同家庭影響了20萬人,就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我們怎麼看待這件事?是跟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都有關係。」

行政院去年7月提出《不義遺址保存條例》,然而朝野立委對法案意見不一,至今還躺在立法院。賴俊兆試圖從行政端解套,「今年6月,文化部提出『不義遺址保存行動策略』和『教育行動綱領』,希望不只是等待法律通過,可以先逐步保存全台各地的不義遺址,進而活化。」台灣目前已審定有42處不義遺址、64處潛在不義遺址,「例如湯德章紀念公園,可以先設標示牌,告訴大家,作為一個從日治時期到戰後的優秀律師,他在二二八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對台灣的意義是什麼?」行政院帶頭示範,在大門口、忠孝東路和天津街交叉口設立了3面標示牌,成為志工古蹟導覽的講解內容,「希望由中央公部門做起,串聯全台。」

這3年來,國家也針對軍警、司法官、外交單位等公務員進行轉型正義教育,認識自己機關的相關歷史,「例如海外黑名單,這些都跟機關有關,年輕新進的公務員在行使公權力的,同時觀照到他的學長姐過去曾經犯的錯誤,他才知道紅線在哪裡。」賴俊兆說。

他舉例,公務員會去綠島監獄等不義遺址做轉型正義的教育,請受難者來講歷史;今年,96歲的台大教授張則周來到新店戒治所,他曾在那裡被關押過二年,「他彎著腰,問我們:『一間牢房關了20個人,一天只有3盆水,要怎麼使用?』我們七嘴八舌討論,他回答:『喝的水要乾淨,其他依序用來洗澡、洗衣服…』這就是當時政治犯的處遇。」

這些曾親歷牢獄與威權的前輩,無論健在或離世,他們的精神都已成為不義遺址的一部分,持續傳遞下去。


更多鏡週刊報導
歷史記憶工程1/228事件朝民眾開槍掃射 行政院自我標示不義遺址盼起頭作用
潘禮德專訪1/柬埔寨電影大師來台參訪人權博物館 嘆:亡魂還在園區中徘徊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