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王義川  Grace 王瑞德 許智傑【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1016

不分年齡層!慢性便秘控是這些疾病徵兆

發布時間:2025/10/15 21:14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便秘不只是成人困擾!一名小學四年級孩童因便秘出現腹痛、食慾不振,媽媽以為挑食,兩週內體重急速下降,影響上課專注力。至新竹臺大分院胃腸肝膽科就醫後,才發現是慢性便秘造成腸道蠕動變慢,經藥物與生活習慣調整後逐漸改善。

全民困擾!便秘警訊勿忽視

新竹臺大分院胃腸肝膽科林弘堯醫師指出,早在民國99年研究即顯示,國小孩童便秘盛行率高達32.2%,女童比男童高約7個百分點,顯示便秘跨年齡層皆為「全民困擾」。慢性便秘可能是糖尿病、甲狀腺低下、大腸激躁症等疾病徵兆;部分藥物如鴉片止痛藥、抗憂鬱劑也會誘發;腸道腫瘤、外壓、神經病變或術後腸沾黏亦可能導致便秘;排除病因後,多屬「慢性非特異性便秘」,此時生活習慣調整是關鍵。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大生活習慣:水分、纖維、運動

成人每日建議水量約為「體重(公斤)x 30c.c.」,兒童依年齡、體重與活動量調整。避免短時間大量飲水,應均衡分配全天。水溶性纖維如燕麥、水果、蔬菜、地瓜及全穀類可軟化糞便、促進排便。規律運動可刺激腸蠕動,縮短糞便停留時間,減少便秘機率。

飲食須留意 藥物治療需專業評估

常攝取高油、高鹽、少蔬果食物,易加重便秘。林醫師建議,可多搭配水溶性纖維食材如水果、蔬菜、地瓜,並適量補充水分,避免一次吃太多燒烤、油炸食物。搭配輕度運動,如散步或伸展,可幫助腸道蠕動,減少腸胃不適。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醫師提醒,便秘雖不致命,但可能隱藏健康風險,需由專業醫師評估用藥,常見瀉劑包括滲透型、刺激型、膨脹型與鹽類瀉劑,需依健康狀況選擇;心腎功能不佳者不宜用鹽類瀉劑,有腸阻塞或腹腔沾黏病史者,避免膨脹型或刺激型瀉劑;林醫師建議,若調整生活習慣後仍便秘,應及早就醫。

【延伸閱讀】

「腸阻塞」常被誤認便秘 可能是大腸癌警訊!醫提醒4大徵兆不可輕忽

兒童便秘有「3大好發期」! 小兒科醫教你這樣幫助孩子順暢不卡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4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