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六12~週日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華人首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辭世 一生奉獻現代物理學 

發布時間:2025/10/18 16:15

實習記者何宜蓁/綜合報導

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於今(18)日中午12時在北京病逝,享嵩壽103歲。中國北京清華大學隨即發布訃聞,「沉痛悼念深切緬懷楊振寧先生」,感念他對中國科學與教育事業的卓越貢獻。楊振寧曾於2015年獲台灣大學名譽理學博士學位,生前致力於推動中外學術交流。

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於今(18)日中午12時在北京病逝,享嵩壽103歲。(圖/翻攝自微博)

清華大學訃告指出,楊振寧於1922年出生於安徽合肥,1929年隨父母遷居清華園。1938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1942年進入清華大學研究院,2年後獲理學碩士學位。1945年以清華留美公費生身分赴美,就讀芝加哥大學,1948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1949年加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1952年成為永久研究員,3年後升任教授。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1966年,楊振寧受聘為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愛因斯坦講座教授,創立理論物理研究所(後更名為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並在該校工作至1999年。1986年起,他兼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7年受邀回中國,擔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名譽主任,1999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

楊振寧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他與米爾斯共同提出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奠定了現代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理論基礎,被譽為現代物理學的基石之一。1956年,他與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革命性理論思想,並因此於1957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首批獲此殊榮的中國科學家。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長達數十年的科研生涯中,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場論、統計物理及凝聚態物理等多個領域皆有重大貢獻。他曾獲選為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科學院院士,並獲頒二十餘所國際知名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富蘭克林獎章、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及求是終身成就獎等多項殊榮。

中國媒體指出,楊振寧回中國後,全力投入高等研究院的建設,積極推動基礎學科發展與青年人才培育,對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科學研究影響深遠。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