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日12~週一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拒絕思想倒退!賓州、布朗等常春藤名校拒簽白宮資助協議 維護學術自由及大學自治

發布時間:2025/10/19 13:20

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

自白宮向多所知名大學提出擴大聯邦資金使用權的「資助協議」後,包含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在內已有6所最高學府正式拒絕簽署,因為該協議附帶的政策恐損害學術自由與校園自治。

包含常春藤盟校在內已有6所最高學府正式拒絕簽署白宮提出的「資助協議」。(圖/pexels)
包含常春藤盟校在內已有6所最高學府正式拒絕簽署白宮提出的「資助協議」。(圖/pexels)

根據CNN取得的文件顯示,川普政府10月初向賓州大學、布朗大學、達特茅斯學院等常春藤盟校,以及麻省理工學院(MIT)、南加州大學、維吉尼亞大學、范德堡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與亞利桑那大學等知名學府提出邀請,要求以上大學同意一系列條件,以換取優先獲得聯邦撥款與政策的合作機會。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協議要求包含了招生取消性別與種族考量、限制國際學生占比至15%、凍結學費5年,並以「生物性別」作為性別定義依據。此外,大學還須承諾會評估教職員的政治觀點,並改革甚至關閉被視為「懲罰保守思想」的校內單位。白宮表示,協議的目標是「培養校園內多元思想市場」並「積極改善高等教育體系」,強調簽署後學校將獲得「競爭優勢」及「更多聯邦資源」。

不過截至目前,MIT、南加州大學、維吉尼亞大學與3所常春藤盟校都已正式拒絕簽署,這些學校認為,協議內容涉及政治意識形態的干預,簽署恐破壞校內的學術自由及自主管理原則。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MIT校長科恩布魯斯(Sally Kornbluth)指出,協議「看似強調多元,但實際上會限制言論自由與機構獨立性」;南加州大學臨時校長金秉洙(Beong-Soo Kim)在給教育部長的信中警告,若研究資金與意識形態掛鉤,將「破壞自由探究與學術卓越的價值」;維吉尼亞大學臨時校長馬奧尼(Paul Mahoney)則言,學校認同教育改革,但「真正的進步應建立在開放與合作的對話之上」。

賓州大學校長詹姆森(J. Larry Jameson)表示,經過徵詢教職員、學生與校董意見後,一致決定拒絕簽署,「我們已向教育部表達實質性疑慮」;布朗大學校長帕克森(Christina Paxson)批評,協議「削弱學術自由,破壞大學治理自主」;達特茅斯學院校長貝洛克(Sian Leah Beilock)稱,簽署政府協議不是推動學術卓越的正途,「這將損害我們的學術自由與自我管理能力」。

目前尚未回覆的范德堡大學與亞利桑那大學表示協議內容仍在審查中,而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則無表態,僅稱「歡迎新機遇,期待與川普政府進一步交流」。此外,白宮官員透露,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堪薩斯大學與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近日也被納入協議的邀請行列。

雖然白宮稱這次對話「富有成效」,但多所大學皆強調,守護學術自由及獨立方為高等教育之根本。隨著其他學校陸續表態,這場以聯邦資金換取政策服從的爭議或將成為美國高等教育與政府關係的新轉折點。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