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健保補充保費新制惹議!480萬股民荷包將失血 專家教2招躲徵收

發布時間:2025/11/6 21:45

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

衛福部擬明年啟動修法,針對健保補充保費制度進行改革,其中影響最大的一項就是股利、利息、租金的結算制,原先是單筆收入達2萬元才會徵收,但新制將改以年度累計的方式進行,一年內股利、利息或租金收入累計超過2萬元,就得繳納2.11%的補充保費。這個新制或許能有效改善健保財務狀況,但也將對約480萬人的投資族群造成不小的影響,專家建議,可透過低配息或不配息標的、海外資產,避開這筆費用。

投資專家提供投資人2招來合法躲避補充保費。(示意圖/unsplash)
投資專家提供投資人2招來合法躲避補充保費。(示意圖/unsplash)

據《Yahoo!股市》報導,瑞源投顧分析師魏明裕建議,投資人可以提前調整投資結構,透過2種方式合法避開補充保費的徵收。其一是將投資標的轉往高成長、低配息的公司,以資本利得取代股息收益,其二是分散投資於海外資產,由於境外所得不在制度範疇內,故不需繳納補充保費。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他也提醒,海外投資藏有「4大風險」。首先是稅務風險,若所得過高仍會被課稅;再者有申報風險,海外所得有責任自行申報,未申報可能涉及違規;還有市場風險,外幣匯率及海外市場波動都對實際報酬率有所影響;最後也得考慮法規風險,長期在海外投資或居留可能被認定為當地稅務居民,導致雙重課稅。

身為知名財經專家的政大財管系教授周冠男認為,許多投資人容易被「配息幻覺」誤導,以為高股息等於高報酬,實則並非如此。他指出,除息後是否填息與除息本身無直接關聯,「所謂的填息與否,多半只是市場心理作用。」若在需要繳更多稅與補充保費的前提下,投資人仍執意選擇高股息、低報酬的話,那就反映出了對投資本質的誤解。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億元教授」之稱的鄭廳宜則強調,健保是全民共享的社會保障制度,「每個人都應依法繳納,不應尋求規避。」他也坦言對小資族或中產族群而言,此次改革確實沒有額外優惠,但也是投資人重新檢視財務規劃的好時機。「建議民眾應將健保補充保費納入年度理財規畫之中,別等年底才發現負擔增加。」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