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葉元之 謝寒冰 邱毅 羅旺哲【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1112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和碩抱AI金孫2/AI生態圈顛覆原上下游關係 童子賢斷言出現立體結構

發布時間:2025/11/12 07:13

數位終端裝置全面滲透消費市場,為AI發展進行打底,進而引爆眼前的AI應用浪潮。
數位終端裝置全面滲透消費市場,為AI發展進行打底,進而引爆眼前的AI應用浪潮。


圖文/鏡週刊

「AI開啟了航海時代,對於永擎、華擎或和碩、乃至於整個產業,都是嶄新天地,且天地寬廣,AI正值起步階段!」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出席永擎上市業績發表會時致詞指出。而AI對於產業的影響,更不僅是技術或是趨勢演進而已,童子賢接受本刊專訪時,更進一步剖析,AI生態系競合的方式已不同於智慧型手機時期,不僅顛覆過去上下游供應鏈關系,戰鬥排列組合的方式,也從平面組合,進化到有立體結構的排列組合。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和碩低調布局,尚未開花結果,但強攻AI伺服器的金孫永擎順利上市,終於讓童子賢一吐悶氣。受訪時,他坦承和碩在AI布局確實慢了一點,「我們要碰這一塊(AI)的時候,才剛成立10年,那個時間點上,和碩大部分資金都綁在終端裝置(iPhone)製造上。」

「2017年,川普掀起中美貿易戰後,我們也意識到世界製造板塊正在挪動,看得出美國有意要供應商從中國撤退。同一時間,我們也嗅到要投資雲端,但以當時公司的資金水位,和碩不太可能同時多面作戰。」童子賢回顧過往,話也說得直白。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在永擎上市業績發表會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接受本刊專訪暢談他眼中的AI發展與未來。
就在永擎上市業績發表會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接受本刊專訪暢談他眼中的AI發展與未來。

 

時至今日,「手持裝置發展已接近飽和,而手持裝置都會連到雲端,構成一個複雜的生態系,如果『雲端』沒有智慧型手機,也不可能引爆這一波的AI應用。」童子賢分析。

從筆電代工、手機代工做到伺服器代工,童子賢見證科技與趨勢迭代,面對本刊詢問未來AI發展與智慧型手機,對科技業的衝擊有何不同?童子賢提出他的觀察「二者的生態演進方式完全不一樣。」

「智慧型手機是由少數幾個品牌(蘋果、三星)來定義遊戲規則,也定義供應鏈。但AI生態圈,戰鬥排列組合不僅在平面上,還有立體結構的排列組合,過去外界認為的上、下游關係,未來究竟是供應商還是競爭者?可能的變化太多。」他對本刊分析,就像自行研發AI晶片的雲端業者,未來與輝達的關係變化又將如何,誰也不敢斷言。


更多鏡週刊報導
和碩抱AI金孫/童子賢看好AI基建潮「至少5年好光景」 如諾曼第大規模搶灘卡位
和碩抱AI金孫1/金孫永擎曾虧掉2股本今逆轉勝 童子賢樂呼:希望你比阿公強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