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禁婚範圍要從六親等縮到四親等?名醫急喊「萬萬不可」:基因突變風險真不能賭

發布時間:2025/11/25 17:16

實習記者何宜蓁/綜合報導

立法院法制局近日提出一份研析報告,建議我國民法的近親禁婚規定可從現行「六親等」縮減至「四親等」,理由是現代家庭結構鬆散,民眾與遠房親戚往來稀少,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觸犯禁婚規定,導致婚姻無效。此提議一出,引發醫界強烈反彈,認為近親通婚在臨床上確實提升基因突變、先天疾病與畸形兒風險,「不能只看制度方便,忽略醫學現實。」

立法院法制局近日提出一份研析報告,建議我國民法的近親禁婚規定可從現行「六親等」縮減至「四親等」,此提議一出,引發醫界強烈反彈。(示意圖/photoAC)

報告指出,台灣自民國87年修正民法後,基於優生學與公共衛生考量,將旁系血親禁婚範圍訂為六親等。然而多數國家(如德國、日本)普遍規範在三至四親等之間,法制局認為台灣或可參考國際做法,並評估是否因應現代社會調整規範。此外,報告也提到,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只要孕期產檢與相關檢測確實執行,罕病與先天疾病的風險能大幅降低,現行六親等是否「過度限縮」值得討論。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此,以不孕症治療聞名的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直言:「萬萬不可。」他強調,從臨床案例來看,表兄妹等近親結婚的下一代,畸形兒與先天性疾病比例確實較高,不僅衝擊家庭,也增加國家長期的健保與社福負擔。

李茂盛指出,即使現代有基因檢測,準確度仍非百分之百,一旦孩子真的出生就帶有先天疾病,整個家庭將面臨沉重壓力,「這不是靠科技就能完全避免的。」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放寬禁婚範圍是否能改善少子化問題,他也給出明確答案:「一點幫助都沒有。」他認為,少子化癥結在於托育制度、經濟壓力與婚育誘因,而不是近親能否通婚,「政策應著眼長遠,而不是頻繁微調基本規範,否則只會帶來更多社會混亂。」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