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1/25 19:29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現代人孩子生得少,每個孩子能健健康康長大是家長最大的願望,但千萬不要忽略在幫寶貝換尿布時,髖關節處發出的小小「咔嗒」聲響,有可能是小寶貝的髖關節脫臼了。振興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鄭士豪提醒,如果能儘早發現及治療,就不必面臨到手術治療,甚至造成終生跛行的遺憾。
鄭士豪醫師表示,嬰兒剛出生時,髖關節異常往往不容易察覺,但隨著年齡增長,大多在一歲後逐漸會出現脫臼、雙腿長短不一、跛行等症狀,即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為嬰兒或兒童的髖關節非因受傷、感染併發症、各種肌肉麻痺或其他神經病變引起的問題。發生率約為千分之1.5,患者以女性居多,且有半數以上的患者為兩側性發生,約有二至三成的患者為單側發生,而左側髖關節比右側的發生率來得高。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因程度不同可能造成關節不穩定、半脫位、甚至完全脫臼;脫臼程度輕重不同,有些可以徒手復位,若是無法徒手復位者,則建議接受手術治療。幼兒的髖關節脫臼可分為輕微型與嚴重型,而輕微型在早期較難發現;若兩側髖關節皆脫臼,常要到成年後因行走疼痛或髖關節外展角度受限而就醫,這時才被診斷為髖關節發育不良。對這類患者而言,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解決行走疼痛與跛行的有效方式。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若延遲診斷,治療會更為困難且效果不佳,因此新生兒的髖關節篩檢格外重要。近二十年來,台灣多數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案例,已能透過早期診斷與帕氏吊帶治療(Pavlik Harness)而恢復正常,治療時間約三至六個月,成功率高達九成。
鄭士豪醫師建議家長居家可觀察:(一)寶寶雙腿屈膝外張時,兩腿外張角度是否不一;(二)檢查兩腳長度是否一致。
雖然發展性髖關節不良的發生率不高,卻是嬰幼兒最常見髖部疾病。六個月大前確診的嬰兒,多可透過骨盆吊帶固定改善;若超過六個月才診斷,則可能需要施以石膏固定,甚至接受手術治療。因此仍建議家長一旦發現孩子髖部異常,應及早就醫檢查。嬰兒出生後三至六個月內,可由專科醫師透過觸診檢查髖關節的穩定性及是否脫位。若發現疑似異常,通常會進一步安排髖部超音波檢查。
【延伸閱讀】
網傳嬰兒配方奶超甜「等於2大瓶可樂」 醫師、營養師解析奶粉糖分來源!
梅毒、淋病確診數增!嬰兒2個月大也先天性梅毒 一查1家3口都中鏢
「阿嬤回魂敲棺材」嚇翻全場!只差一步被火化 真相曝光
第27號新颱「天琴」將生成!最新路徑曝光
Blackwell量產倒數!輝達財報「三大數據」掀恐慌 郭明錤揭真相:客戶結構變了
烏克蘭同意和平協議?「密室協議」曝光 澤倫斯基力拚刪減28點
才剛拉完2根就慘跌!「這檔」利多加持市場卻不買單…重摔16.82%慘倫弱勢股王 網哀:韭菜快逃
歐萊德、未來美都中鏢!20款化妝品驗出蘇丹紅 食藥署罰500萬、勒令全下架
周休三日連署通過有機會實施?網吐槽:連放個颱風假資方都有意見
狠心要下殺!「這檔記憶體」遭外資砍萬張…自營商、投信開心撿 台塑四寶「2寶」卻淪刀下魂
依賴美國市場、仰賴中國供應?WTO:全球貿易體系正走向危險邊緣
10月出口飆618億!明年會再普發1萬嗎?卓榮泰一句話定調
交保後沉潛中?陳佩琪稱柯文哲「封閉退縮」 跟小草重逢時間曝光
離婚後各走各路!「楊過」陳曉暴瘦脫相、眼中沒光 陳妍希回春迎戰新劇
背叛台積電?羅唯仁被控告帶機密跳槽英特爾!工研院士資格恐被取消
小兒砍成這樣還能漲!記憶體爆大利多外資卻重砍「這2檔」…它仍噴半根 網嗨:明天還有戲
再相信黃董一次?外資回頭補貨力積電3.3萬張 這封測大廠吸金19億「受寵30日」
「內資」大逃殺誰最痛?大聯大遭投信連點7日!這檔「賺贏上半年」仍被提款逾91億元
台積電提告羅唯仁!退休直奔英特爾 曾「索取先進製程資料」恐洩密、違反競業
前三季大賺1114億元!投信連8搶「這檔」…豪擲43億元買超4萬張 「這CoWoS股」也被連買
散戶又被當猴耍?台積電衝1415元「三大法人買超76億」 散戶激情喊話:大哥賣爽沒?
美國7-Eleven夜班驚魂!女店員遭掐脖威脅「砍頭」 開槍自衛反遭公司開除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