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AI玩具市場規模逼近1兆!這原因恐助長綁架詐騙 外媒示警可愛背後隱憂

發布時間:2025/11/26 20:36

記者蔡曉容/綜合報導

AI技術正高速滲透消費市場,甚至進入原先屬於兒童的毛絨玩具領域。美國《石英財經網》(Quartz)報導,全球AI玩具市場規模已逼近35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元),其中中國更占成長率的40%,成為推動熱潮的主要引擎。

AI技術正高速滲透消費市場,甚至進入原本屬於兒童的毛絨玩具領域。(示意圖/Unsplash)

不過這個成長趨勢引發消費者權益單位的憂心。「公共利益研究集團」(Public Interest Research Group)研究顯示,他們測試的玩具承認會儲存生物辨識資料長達3年,另一款受測玩具則會將錄音轉傳給第三方,恐怕會被不肖份子用來針對父母,進行綁架詐騙。ChatGPT今年稍早曾發聲明表示,該產品不適用於13歲以下孩童,如今卻出現在送給兒童的玩具中。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蒐集敏感資訊的疑慮,兒童發展專家也對 AI 玩具帶來的心理影響表達擔憂。傳統玩具能激發想像力與社會互動能力,但AI夥伴會「立即回應、永遠順從」,可能讓孩子習慣沒有挫折、不需協商的互動方式。當AI變成「完美朋友」,孩子如何學會與真實世界中有情緒、有需求的同儕相處?學者直言,這類玩具恐削弱童年「假想遊戲」帶來的發展益處。

類似疑慮也出現在成人市場。今年美國紐約地鐵上的AI伴侶廣告甚至被民眾塗鴉抗議:「人工智慧不是你的朋友」、「和鄰座聊聊」等等。許多大型科技公司也都面臨訴訟,認為聊天機器人助長妄想、自殘或不當行為,強化有害信念。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陪伴式AI,目前還有其他AI產品如協助筆記的穿戴式裝置、自動調節溫度的智慧床罩,以及分析健康的馬桶,都引起部分民眾對數位隱私的擔憂。《石英財經網》指出,目前還沒有針對AI玩具的法規,AI伴侶也缺乏安全測試,卻已經進入市場,消費者成為受試者。當 AI 走入生活每個角落,社會該如何平衡創新與安全,正成為下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