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NBI指數再飆今年新高! 6檔海外生技醫療基金「今年來報酬達雙位數」

發布時間:2025/11/27 07:00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聯準會官員鴿派言論、提高市場降息預期,帶動美股主要指數恢復反彈,追蹤生技醫療板塊的NBI指數,25日創今年以來新高,指數衝上5,763.13點,今年以來大漲33.70%,帶旺海外生技醫療基金績效強彈,表現最好的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年初迄今績效上揚逾2成最高,安聯、富蘭克林華美、凱基、PGIM保德信、野村等5檔,今年來也有兩位數報酬。

追蹤生技醫療板塊的NBI指數,25日創今年以來新高,指數衝上5,763.13點,今年以來大漲33.70%,帶旺海外生技醫療基金績效強彈。(示意圖/Unsplash)
追蹤生技醫療板塊的NBI指數,25日創今年以來新高,指數衝上5,763.13點,今年以來大漲33.70%,帶旺海外生技醫療基金績效強彈。(示意圖/Unsplash)

根據Lipper統計,今年以來至11/26止,NBI指數大漲33.70%,連同追蹤全球醫療保健產業的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今年到11/25也上漲近15%,顯示2025年美股產業表現,並非科技股一枝獨秀,生技醫療產業也脫穎而出,同步帶旺9檔海外生技醫療基金,今年以來績效表現齊揚,包括1個月、3個月、6個月及年初以來,各期間都維持正報酬,其中,又以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今年以來大漲20.32%表現最佳,至於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與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也都有兩位數以上的表現。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法人表示,近期市場多空訊息交錯,股市高檔震盪,雖市場傳出,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被視為下任聯準會主席熱門人選,帶動10年期殖利率跌破4%、12月降息預期升高達85%,有利於提升風險資產偏好,但機構法人看2026年美股展望,仍以審慎樂觀為主軸,資產配置鎖定成長與防禦產業並重,除AI科技股繼續獨領風騷外,生技醫療類股後勁亦不可小覷。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歐陽禎儀表示,11月以來NBI及MSCI世界醫療指數雙雙上漲,尤其是MSCI世界醫療指數漲幅9.20%領先NBI的7.39%,顯示11月份全球醫療類股迎來重大股價催化劑,包括美國政府與禮來、諾和諾德達成最新 GLP-1 協議,因過去市場最擔心 GLP-1 大幅降價,政府正式給出減重藥的價格路徑後,市場疑慮大幅下降。

另外,先前困擾醫藥政策的MFN(最惠國)藥價風險,已快速淡化;FDA 加速修訂罕見疾病治療的快速通道與審批政策,也開始幫助小型生技公司降低臨床試驗與審批障礙,有效改善整體生技醫療產業明年前景、並提振市場投資人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生技醫療類股儘管今年以來股價波段漲幅強勁,但從整體產業平均本益比來看,現階段仍屬價值窪地,包括大型製藥股平均本益比,相對於美股S&P500指數,至少仍有7%的估值折價需收斂。

展望2026年,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投資團隊看好心臟病學創新藥及療法,即進入新黃金時代,除心血管市場將成為 2026年生技藥廠的核心主力產品外,加上醫療政策風險逐步解除,使美國大型製藥股在今年甚至到明年,基本面出現估值修復契機,股價有望重新回歸合理估值表現。

投資建議上,則可優先布局具有明確催化劑或產品線突破的領導企業,而具備強勁成長催化劑的重點生醫標的股,包括現階段仍被市場低估的心肌病治療市場機會、HIV預防注射劑、減重藥和心血管藥物、阿茲海默症早期治療領域藥等,都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

投資專家表示,產品線越齊全的中大型新藥股,將繼續成為2026年生技醫療產業投資亮點,至於中小型醫藥股,預估在2026年聯準會降息、生醫產業併購題材帶動下,股價也有機會回溫,建議投資人想追求美股穩健投資,可以選擇全球生技醫療基金,透過投資團隊主動選股,精挑成長潛力強勁、估值合理低估的優質企業,掌握中長期波段報酬表現,或定期定額作中長期投資,分散風險並穩健補捉成長契機。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