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改不掉開小夜燈睡覺?研究曝「明亮環境下睡眠」更易罹患糖尿病

發布時間:2023/8/9 19:42

記者林兪彤/綜合報導

現代人生活壓力極大,睡眠品質及環境都尤為重要,除了枕頭跟床墊的軟硬舒適度外,溫度跟亮光也很影響睡眠。而有些人會怕黑,睡前習慣點個小夜燈才能睡著,不過,專家在研究過後發現,在有燈光的環境下睡覺,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對此,醫師也提醒,睡眠時臥室最好維持「2條件」,才能保證睡眠品質,在睡得飽又睡得好的情況下,起床就不會這麼痛苦了。

有些人怕黑,睡前習慣點個小夜燈才能睡著,不過專家表示,在有燈光的環境下睡覺,恐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示意圖/記者林兪彤 攝)

醫師王思恒在臉書粉專「一分鐘健身教室」分享,美國一項研究找來20位年輕人,分別輪流在漆黑及明亮的臥室中睡覺,而測試照度約是四顆60瓦鎢絲吸頂燈,沒有教室及圖書館明亮,但再比樓梯間再亮一些。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結果顯示,「開燈睡覺會使受試者,隔日服用葡萄糖後的血糖數值偏高,這代表他們產生了胰島素阻抗」,在明亮的環境睡眠的受試者,不僅深層睡眠縮短、睡眠時的心跳升高。研究團隊也推測,夜間光線會造成交感神經活性升高,改變人類的睡眠結構,進而影響身體代謝葡萄糖的能力。

當人無法進入深層睡眠時,會進而造成胰島素分泌,或胰島素阻抗的改變,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王思恒也補充,有許多研究顯示,睡眠問題與糖尿病間存在緊密關聯,因此他也呼籲「改善睡眠品質從確保臥室黑暗涼爽下手,不只提振白天精神,更能保護代謝健康。」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