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21~週六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恐嚇兵兇戰危淪嘴砲 藍營兩岸牌從何時開始失靈?

發布時間:2023/8/24 11:43

文/楊晶晶 (資深媒體人、政論節目主持人、台大法學博士)

副總統、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出訪友邦巴拉圭、過境美國之後,將國內總統選戰格局拉高到國際層次,跳脫在野黨小打小鬧議題,開始考驗各個要競逐大位的候選人一個最重要的價值路線:要將台灣帶往哪裡?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向國際清楚透露了和民主價值戰在一起的「蔡英文路線」,定調「國際紅線就是台灣紅線」。(圖/資料照)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向國際清楚透露了和民主價值戰在一起的「蔡英文路線」,定調「國際紅線就是台灣紅線」。(圖/資料照)

這次出訪後,賴清德向國際清楚透露了和民主價值戰在一起的「蔡英文路線」,亦即維繫台灣安全、不破壞區域和平的穩定路線,定調「國際紅線就是台灣紅線」。從美方對應的態度,以及中國氣急敗壞的宣布軍演,且直接對賴清德進入人身攻擊階段,痛罵「恬不知恥」的反應看來,賴清德無疑穩當在執政接力賽中踩穩了腳步。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往的總統大選,兩岸路線一直是藍綠決勝的最重要關鍵。2008至2012,馬英九時期主張不獨不統不武、九二共識、兩岸經貿協議等,訴求加強兩岸交流的經濟紅利,讓當時選民買單。到2020的韓國瑜,兩岸路線也很明確,同樣堅持九二共識,提出重建兩岸對話架構、透過兩岸經貿交流讓人民有錢,直言「國防靠美國、科技靠日本、市場靠中國」,儘管落選,但讓大批韓粉追隨者瘋狂。

四年過去,為何國民黨乃至在野黨們,不再像從前那般挺起胸膛、大聲疾呼自己的兩岸主張?反倒紛紛模糊焦點,只能沆瀣一氣批評民進黨讓兩岸兵兇戰危,看出不提出了什麼解方。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俄烏戰爭爆發後,世界的民主陣營VS.威權陣營越發壁壘分明,在野黨的兩岸路線就越來越自相矛盾。

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極少在公開場合回復兩岸議題,即便問及在野黨得分題中國要終止ECFA,他也只照SOP回應:「不樂見台海之間產生衝突,兩岸應在平等尊嚴下,開啟對話交流」;問及中共軍演,照本宣科:「認為這些無助於兩岸的發展」、「希望大家能夠對話,藉由交流降低衝突。」較清楚的路線說明,侯僅在媒體專訪中提及,兩岸主張回歸馬英九路線,支持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也再度把不獨不統不武的老調重彈一次,而以往國民黨候選人猛提的經濟利多,這回隻字未提。

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主張兩岸回歸馬英九路線,支持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圖/資料照)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主張兩岸回歸馬英九路線,支持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圖/資料照)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口號,不得不說,公關效果確實遠勝國民黨。主張要先有善意交流,以交流增加善意;還加碼斷章取義前總統李登輝的特殊國與國關係。但柯忘了,交流何其容易、「特殊」多麼廉價,重點在「對等」二字而已。然而民進黨早已定調過,只要確保對等、尊嚴原則,願意與中國進行兩岸交流合作,也願意跟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坐下來吃晚餐、交朋友。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主張要先有善意交流。(圖/資料照)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主張要先有善意交流。(圖/資料照)

俄烏戰爭加上美中對抗升溫,世界情勢的發展驗證了蔡英文路線的正確性,而當主要挑戰者的兩岸路線,與執政了八年的民進黨沒有強烈市場區隔,都往中間靠攏,「產品」類似卻又無法超越,左支右絀又不攻自破地的矛盾,導致競爭力薄弱。

中國近來經濟炸彈接連爆開,先是房地產龍頭壁桂園和恆大爆發違約和倒閉,逐漸外溢至整體金融體系崩盤危機。債台高築數字驚人,外資高盛估計中國地方債務達94兆元人民幣,佔中國GDP120多兆的75%之多。內部經濟崩壞中,外資也開始因為種種收儘管控的荒謬政策,大量急速撤離。中共在八月開始施行《反間諜法》,外國企業擔心被無端舉報,且中共還規定外資每個月必須花1/3的工作時間來學習「習思想」,還得考試和寫論文。《華爾街日報》給了結論:中國40年繁榮已走到盡頭!

由此不難理解,以往國民黨掛在嘴上的兩岸經濟發大財,如今何以變得難以端啟齒。當兩岸論述不再是藍營選票神主牌,「非綠大聯盟」的信仰價值還剩下些什麼?泛藍選民也在等著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