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民進黨中常會談「教育平權」 賴清德:「考試」當篩選機制影響學生多元發展

發布時間:2023/9/13 16:30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民進黨今(13)日召開中常會,會中邀請台大社會系教授林國明以「教育政策:公平、多元和均優」為題進行專案報告,賴清德表示,民進黨一向以「教育平權」為核心價值,主張用「多元」取代「單一」的教育理念,根據數據分析,以「考試」作為主要的篩選機制,不僅影響學生多元的發展、也是階級複製、造成社會流動不易的原因之一,而他所提出的「0-22歲投資未來世代」政策,就是希望改變這樣的現況,讓所有孩子能不因家庭經濟狀況、居住地區的差異,影響獲得高教的機會。

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
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資料照/賴清德競辦提供)

黨發言人張志豪會後轉述賴清德聽取報告後談話。賴清德表示,民進黨一向以「教育平權」為核心價值,2000年首次執政時,面對僵固的教育體制,大力推動各項教育改革,包括多元升學管道、多元師資任用管道、以及更均衡的城鄉教育資源,以「多元」取代「單一」,從過往為少數菁英打造的學習優勢,到打造「成就每一個孩子」的公平環境;2016年二次執政時,以「高教深耕」提升各種背景學生的入學機會,逐步創造更多社會流動的機會。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賴清德提到,今日的專案報告中,林國明藉由充分的數據資料分析,也發現民進黨已經與台灣社會共同走了很長一段教育改革之路,也持續朝「公平、均優、多元」的教育理想目標邁進。而透過今日的演講,也可以發現,以「考試」作為主要的篩選機制,不僅影響學生多元的發展、也是階級複製、造成社會流動不易的原因之一。

賴清德補充,當然不能排除仍有弱勢學生靠著考試制度翻轉的例子,但以最普遍的情形,以及數據分析都顯示,學測成績的高低,與是否在都會地區、家長的教育與經濟狀況、是否就讀明星高中,有很大的關聯。很明顯的,在資源不對等的情況下,透過考試來進行篩選,不僅影響下一代得到發展的機會,也和長期主張用「多元」取代「單一」的教育理念仍不相符。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賴清德進一步指出,他昨日甫提出的「0-22歲投資未來世代」政策,就是希望改變這樣的現況,讓所有孩子,不因家庭經濟狀況、居住地區的差異,影響獲得高教的機會。透過高中職與大學的均優化,要讓擁有不同志向的孩子,在生涯的道路上,不要有所限制,無論是哪一種升學制度,都是希望朝向「讓孩子的表現都能得到充分發揮」的目標。賴清德說,會繼續投資高中職的教育資源、並拉近城鄉、階級之間的教育資源差距,因為越公平的社會,其實也越有利於創新的思維,更可以打造緊密的民主共同體。

最後,賴清德強調,下一個世代是推動台灣前進的重要力量,投資年輕人的未來,就是投資台灣的未來。提供年輕人優質、公平的教養資源,讓人人都可以適性成長、成就更好的自己,國家就會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