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專家稱需重新考慮中國「成最大經濟體」預估 網認同並喊話投資客小心

發布時間:2023/9/15 12:50

記者洪宗荃/綜合報導

中國近期來經濟成長持續疲弱,讓華爾街的分析師和學者們感到失望,並希望中國當局可以推出更強的經濟刺激措施,不過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埃里安認為,中國更可能的情況,是增長持續疲弱,市場也需要重新考慮中國有機會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預測。該論點在PTT引發討論,有網友表示,因為中國的債務,似乎也無法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並提醒有投資中港股市的網友要注意相關風險。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埃里安認為,中國更可能的情況,是增長持續疲弱,市場也需要重新考慮中國有機會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預測。(圖/美聯社)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埃里安認為,市場也需要重新考慮中國有機會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預測。(圖/美聯社)

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是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表示,現今中國經濟表現不佳可歸因於2個主要因素:嚴格的清零政策放鬆後復甦乏力,以及更加持久的結構性增長挑戰。後者是與過去相比地,中國經濟戰略過度依賴房地產、高額地方債務、國企低效、低端製造業和國內消費互聯網平台的結果。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埃里安認為,儘管分析師和投資者大聲疾呼中國當局實施大規模刺激計劃,以提振經濟並刺激國內支出,但面對更大的結構性問題,中國不太可能這樣做。

對此,埃里安解釋,主因是之前的刺激措施,導致了中國地方政府目前的高債務水準,以及搖搖欲墜的房地產市場,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較小級別的措施。埃里安同時認為,中國領導人不太可能推行傳統的刺激措施,因為擔心繼續依賴傳統刺激措施,會增加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機會,並助長腐敗風險。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名網友日前在PTT轉發新聞表示,認同埃里安的看法,「中國在今年初解封後的復甦微弱且短暫,但堆積如山的債務纏身,似乎也無法推出更多刺激措施,故接下來一段時間可能仍持續低迷,有投資中港股市的網友要注意相關風險。」

貼文也引發熱議,大部分網友亦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和制度感到不信任,留言「未富先貧,又沒有像美國那種破產清算債務機制」、「資訊不透明誰敢投資」、「中共成為最大也沒用,都灌到房地產」、「連個爛尾樓都解決不好,連失業率也不敢面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