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週六21~週日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雙11惡戰3/60兆商機頭部主播握生殺大權 馬雲壯志及廠商消費者恐淪韭菜

發布時間:2023/11/7 07:15

雙11購物節是阿里巴巴為了銷售淡季所創造出的活動。(圖/新華社)
雙11購物節是阿里巴巴為了銷售淡季所創造出的活動。(圖/新華社)

圖文/CTWANT

地球上最大的商業活動「雙11購物節」,源於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為了拉抬11月淡季,搭上大學生開玩笑說要在11月11日「脫離光棍」節日,打出促銷購物狂歡節,七年前又找來網紅直播主帶貨,創造驚人銷售額,幾乎取代美國每年11月底購物旺季「黑色星期五」的地位。然而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的「去掉盤商剝削」創造廠商及消費者雙贏的初衷,今年「雙11」恐遭打臉。

儘管景氣不好,去年中國消費品零售總額約44兆人民幣(約193兆元新台幣),但其中網路購物13.7兆元人民幣(約60兆元新台幣),約占31%,比前一年成長4%;而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直播電商銷售額達1.98兆元人民幣(約8.7兆元新台幣)、年成長60.6%,占網路零售額的18.3%,除了消費增量,還能促進創業就業、推動產業轉型,可說是官方當前大力扶植的商業行為。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避免年度網路購物旺季「雙11」物流集中而大塞車,各廠商都已在10月最後一周先啟動預購活動。阿里系的天貓表示,155個品牌開賣就破億,第一個小時7.19萬個品牌成交額超過去年首日一整天的業績;淘寶直播的29個直播間也是開局破億,280個店鋪成交破千萬人民幣。京東開場不到4分鐘,百億補貼頻道成交額就破億,雙11的第一周,近30個品牌賣超過10億元人民幣(約44億元新台幣)。

雙11在大陸除了賣東西,也會促使廠商開發出很多新科技。(圖/陳曼儂攝)
雙11在大陸除了賣東西,也會促使廠商開發出很多新科技。(圖/陳曼儂攝)

CTWANT記者過去曾多次採訪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他常說,他做電子商務不是要取代實體經濟,是要做「新零售」,把中間環節去除,廠商可以直接了解消費者需求,讓廠商沒有庫存、創造出更適合消費市場的商品,而消費者也不用經過大盤商、中盤商的剝削,可以拿到價格實惠的產品。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CTWANT記者也見證2017年的上海雙11活動,單日交易總額1682億元人民幣(約7397億元新台幣)的金額很亮眼,而阿里的技術人員,開心地向記者展示他們最新打造的網紅導購系統,希望用年輕漂亮的美女教你化妝、搭配衣服的影片來匯聚人氣,甚至還有AR和VR虛擬實境系統,讓你體驗沉浸式選擇商品。

網路購物平台的全面崛起,直接受到衝擊的就是實體店面,在大陸經商的台商也不例外。不少台灣業者曾向CTWANT記者抱怨,網路平台搶走他們實體店面的生意,若將商品放在網路上賣會被平台抽成、且要求低價販售,利潤更低了,還很容易被消費者比價且留負面言論,「然而在網路時代,不轉型會死、轉了是慢慢死。」而今,不少當年曾叱吒一時的台商品牌,也真的消失在歷史洪流中。

大家都在網路上買東西,讓實體店家叫苦連天,也只好跟著一起促銷。(圖/陳曼儂攝)
大家都在網路上買東西,讓實體店家叫苦連天,也只好跟著一起促銷。(圖/陳曼儂攝)

曾有台商想培育網紅進軍直播帶貨,但坦言不好做,原本以為以台灣過去稱霸華語樂壇的演藝經驗,可以在大陸順風順水,但總摸不到廣大底層消費者的喜好,加上台商不敢像其他沒包袱的素人網紅一樣踩道德紅線拍片,所以很難火爆起來,且當時不知道怎麼讓流量變成真金實彈的鈔票,所以大多不了了之。

這場「新零售」革命,的確做大了中國零售市場,挑戰實體店面模式,但也給了手握流量的頭播主播龐大的議價、甚至定價權利,一個使力過大,廠商和消費者就會淪為韭菜,連同馬雲當年創業的一番壯志,都一起被收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