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2/14 20:54
圖文/CTWANT
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s Macroglobulinemia,以下簡稱 WM) 是淋巴瘤中極少見的一種惡性分型。由於罹病者人數稀少且治療選擇相當有限,形容WM為「弱勢癌」也不為過。直到今年12月,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BTK抑制劑(BTKi)正式納入健保給付,才終於讓WM患者和家屬看到了希望!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台灣,WM每年新發病例不足50人,盛行率僅約百萬分之四,比一個人一輩子被閃電擊中的機率還低百倍以上,高風險族群5年存活率僅有36%。臨床案例少,再加上初期症狀捉摸不定,患者在求診過程中有如身陷迷宮,輾轉於不同科別之間卻又找不出病因,還容易發生漏診、誤診,錯過對症下藥的時機,身心承受極大壓力。
化學免疫療法是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一線治療,但效果有限且伴隨較高毒性,可能導致患者的血球減少和免疫力降低,進而引發感染和帶狀疱疹發作等副作用。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癌症醫院張正雄院長指出,年滿65歲以上且有生化指標異常的患者被視為高風險,其病情惡化速度更快於一般WM患者。加上年長者多患有心血管等共病症,治療策略不僅應積極處置,更要注重用藥安全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顧過去經驗張正雄院長曾遇過一些年長患者因化療而併發肺部感染,差一點就發生不敵病情而離世的憾事,使他更加強烈呼籲專業醫師在制定 WM治療策略時,應全面考慮高風險族群的病情發展速度及共病狀況,還有可能無法忍受化療。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黃泰中秘書長指出,儘管過去數十年來癌症醫學取得顯著進展,然而一些少見癌症 (如WM) 因患者人數過小而面臨難以取得臨床試驗進展、容易漏診或誤診、缺乏專用藥物等挑戰,實屬弱勢中的極弱勢。患者代表陳女士十分感慨,回溯30多年前的初次確診,她經歷了多個階段的治療,也曾因經濟負擔讓她放棄治療,一身的病痛與被宣判絕症的絕望,讓她從未想過竟能健康迎接70歲生日。她由衷感謝社會各界和健保署的努力,提高 WM患者對新藥的可負擔性,給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黃泰中秘書長指出,根據國健署最新發布的2021年全國癌症登記報告,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相較十年前已成長了1.4倍,達到4,261人/年,而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更躍升至男女十大癌排行症的第十名。淋巴瘤與其他固態腫瘤不同,是由全身性的淋巴球癌化生成。此一特性使得患者初期可能在全身不同位置發現病變,增加了早期診斷的難度。他呼籲,當民眾出現發燒、夜間盜汗、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疲勞、淋巴結腫大、皮膚搔癢等淋巴瘤常見症狀,持續約二至三周時,應盡快至血液腫瘤科就診。
作為陳女士的主治醫師,張正雄院長也分享他多年來對華氏巨球蛋白血症 (WM)的診療經驗,並特別補充血液高度黏稠症(Hyperviscosity Syndrome,HVS) 對患者帶來的危害,如貧血或異常出血、因神經病變導致麻木等 WM特殊症狀。
他解釋,巨球蛋白指的是患者體內免疫球蛋白 (IgM) 過度增生,導致血液黏稠。當IgM濃度超過4000mg/dl或血清濃度高於 4CP時,就可能發生多處黏膜不正常出血。在臨床上,20至30% WM患者可能出現神經系統病變,例如視力模糊或喪失、頭痛、暈眩、眼球震顫、耳鳴或突發性聽力喪失;嚴重者甚至引起混亂、失智、中風或昏迷。
透過IgM基因檢查、骨髓穿刺和切片檢查,可以在早期鑑別惡性淋巴瘤或其他血液疾病,有助及早制定WM治療計畫。他特別提到,現在的骨髓檢查跟大家對「抽龍骨水」的想像完全不同,技術非常純熟,在門診僅需不到半小時就能完成,是最快速診斷血液腫瘤疾病的方法。呼籲患者切勿因對檢查的迷思而錯失儘早診斷與治療的機會。
目前國際間,華氏巨球蛋白血症 (WM) 的治療方針以新型標靶藥物為主。台灣在 WM治療已經趕上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簡稱 NCCN)及英國國家健康暨照護卓越研究院 (NICE)的準則。依照此先進之照護指引,當患者對一線用藥反應不佳時,應積極評估改用耐受性高的標靶藥物。
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吳卉汝對新型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感到振奮。她表示,111年各類癌症健保前10大醫療支出統計顯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人均醫療費用佔十大癌症中第四位,藥費更是超過癌症死因之首肺癌。令人欣慰的是,在健保署及社會各界的協力下,新一代BTKi的申請至給付生效僅花費519天(短於抗癌藥平均生效天數726天),這表示WM患者的需求得到更廣泛的重視。期盼未來健保政策更加深入支持弱勢癌,提供更多先進治療機會,同時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
台幣匯率猛升!「廣場協議」有兩條路 賴政府該走哪一條?
壽險業5年來首出手!元大人壽「砸21億」搶下北市精華地 每坪飆破258萬
川普又揮關稅大刀!美股四大指數皆墨 輝達跌、台積電ADR皆逾1%
台南警急奔報案現場竟出車禍!警民共6人受傷送醫...肇責待釐清
自營商大賣逾30億!出手砍上千張鴻海、台積電 股民哀號:不要再賣了
快訊/新台幣強勢升值不停!晚間場外報價狂飆至28元
4月營收創7個月新高!「這檔」有機會吃到人形機器人 卻連4跌今慘摔半根淪弱勢股
長老開拋!多檔傳產股上揚遭八大公股出貨 「這檔」收黑卻也遭提款破2億
避險變踩雷?媒體人轉買黃金遇暴跌...嘆「永遠買在高點」 網推「這類股」:波動最小
台幣狂升「這2檔」股價大跳水!三大法人爆砍逾25億 鴻準營收年增280%也倒數千張
今天大戲是台幣!驚見2字頭...台積電、鴻海、廣達全倒 「這檔」BBU概念股成交額破百億
台股下挫三大法人趁機回補!大買台積電近萬張 再助攻台塑勁揚收紅
「這檔」光通訊廠盤中一度跌停!終場下挫破9% 成矽光子聯盟最慘個股
台幣升值海嘯第一排!「這2檔」遭外資毒手提款24億…網嘆:可憐哪 長榮航飛漲半根挨連7砍
貿易戰再陷白熱化?白宮官員揭川普對中關稅「4大終極目標」:情況特殊
殘忍虐死剴剴!劉姓保母推給「幻聽、思覺失調」 鑑定醫師打臉:不真誠,恐為減刑說謊
台塑四寶逆勢上攻!外資狂搶「這1寶」破萬張...網:準備東山再起 砸128億「連8買」挺台積電
新台幣驚漲!出口企業壓力超級大 法人警告:若升10%企業獲利恐跌7.5%
快訊/「88會館」郭哲敏再被延押2個月!不服抗告遭駁回
不只榜首上萬張!「這檔」也遭投信狂倒貨8000張…配息新高也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