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8 12:00
文/楊晶晶(政論節目主持人、資深記者、台大國發所博士)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愛荷華州初選大勝,目前民調也顯示,六個攸關勝負的搖擺州中,川普在五個州目前領先拜登4%至10%,這很可能讓川普與現任總統拜登的對戰捲土重來。但最惶惶不安的一群人,竟然是美國各民調機構!因為每次只要有川普參選,民調就會失準。
從2016年的當選人完全失誤;到2020年,拜登領先川普的幅度也遠低於出來的民調數字,而且不只在搖擺州和鐵鏽帶,失誤幅度擴及全美國,這也讓眾多民調機構搥胸,認為這是四十年來最大的挫敗。《經濟學人》最近的文章就分析(註一),歷經八年,美國民調專家依舊無法從現有數據中找出該修補哪些漏洞,專家只能大方向推測,問題出在調查方式與川普特殊的政治光譜上。
川普激出了兩種對立的選民,一種是死忠的民主黨人,太討厭川普所以表態率高;另一種是以往不參與政治的選民,不對共和黨有熱情,但最後願意出來投票川普。加上川普總是公開訴求,政府和媒體對他不公、不要相信民調等,不排除民調人員可能被川普支持者刻意誤導,這些都是民調中無法測出的偏差,已超出傳統「機構效應」的干擾。
此外,近幾年來,科技通訊方式的快速轉變也讓民意調查方式出現不同偏差。美國民調機構在近年來大幅度調整線上民調、市話和手機的採樣比例。八年前,僅38%的民調透過網路,2020年已快速增加至64%,更遑論當今。市話和手機的拒接率偏高,但由於網路民調並非隨機抽取人口樣本,而是靠受訪者的主動回覆,或是從已建立的資料庫中抽樣,在某些美國專家眼中,透過網路所得到回應,常具有「無法理解的異常」。
雖說美國的人口數、社經結構、選舉模式都與台灣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歷經2024年大選,台灣民調機構與政黨也該來場科學性的反思。
這次大選是台灣選舉史上出現最多個民調的一次,光是封關民調就有近20家,若要說「誰沒穿褲子」,其實不是候選人本身,而是眾多的媒體與民調機構。只要略懂民調,都會知道機構常有淺規則,若有「業主」提出想要何種結果,都可以藉由調整的人口變數(如年齡、性別或教育程度、戶籍地等)、加權方式、或是直接透過問題設計等,導向趨近「預期中」的數字。但只要拿得出完整統計資料的,嚴格來說,都不能定義為假民調。各政黨互相指控誰做了假民調、以及釋放「故意說出來的內參」,這些充其量都是政治手段與操作政治責任的推卸罷了。當然,各民調被拿出來檢討,最大的未知變數就是這次大選和美國情況類似,台灣也出現了一個非典型的候選人。
政黨操作是一回事,該認真思考的是,台灣選民被數字轟炸、被操作棄保,選民看民調,到底該看出什麼真意?
從實際得票率來看,賴蕭配40.05%、侯康33.49%、柯盈26.46%,選後立即有眾多網友依照得票比例、各組差距趴數多寡、得票名次等不同的計算方式,對各家封關民調進行「賽後評比」。綜合而論,被網友公認最貼近最終結果三家機構包括:《鋒燦民調》(賴蕭35.8%、侯康27.3%、柯盈18.6%);《ETtoday民調雲》(賴蕭38.9%、侯康35.8%、柯盈22.4%);《菱傳媒》(賴蕭36.89%,侯康32.83%、柯盈28.64%)。以上的共同點,都是加入了網路調查,各自透過不同資料庫抽樣,但皆為網路主動發放調查方式。
而最偏離現實且得票名次亦預測錯誤的則有:做出柯盈配為第二名的鏡新聞(委託大地)、QuickseeK(影響力數據顧問出資)、信傳媒(委託佳興科技)、民眾黨內參(委託求真)等四機構,多採手機市話各半或全手機抽樣方式。
以真正嚴謹的科學角度,其實網友的排名僅止於粗略性的檯面上比較,要說哪一家真的神準與完全不準,並不精確,還有更多的背景數據必須檢視,但可以肯定的是,網路調查在民調中的佔比,對於描述台灣社會現況的準確度和重要性,正逐漸增加中,與美國呈現相同趨勢。而在現實社會中,民調與結果的貼近度,攸關的更是該媒體機構在民眾心中的可信度和未來的點閱率、收視率。畢竟民調是科學,也是門生意,尤其在台灣這個地緣政治性高度緊張的國家。
《經濟學人》在訪問完民調專家之後,2024年美國大選能如何讓民調更貼近真實?得出的結論是:目前找不到辦法。因此,解讀民調數字的關鍵角色,從民調業者轉向了到一般選民身上。
首先,要綜觀各家民調的趨勢與平均值,不要分別看單一次結果。其次,對美國來說,專家建議可以特別關注搖擺州的民調,因為通常搖擺州的票數有決定性的關鍵。對照台灣而言,可以仔細觀察幾個特殊縣市的民調數字,例如本次的大台中地區。此外,若有任何民調顯示哪個候選人大幅領先、或結果差距其他民調太遠,那就屬於異常值。
民調是社會真實狀況的反映,不該是政黨呼攏支持者的伊索寓言。台灣在世界關注下總統大選,再加上中國因素試圖干擾地的痕跡鑿鑿,富含過重的政治「司馬昭之心」而得出的民調數據,選民若多花點心思,終究不會輕易被操弄。#
【註一】《經濟學人》原文出處:https://www.economist.com/united-states/2023/12/31/american-pollsters-arent-sure-they-have-fixed-the-flaws-of-2020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管家落跑遭通緝!傅崐萁怒轟北檢「粗暴訊問」:製造民主國家前所未有寒蟬效應
傅崐萁管家跑了!北檢依法發布通緝 律師涉協助藏匿50萬交保
非農就業超預期!美股強噴「道瓊漲500點、費半漲3%」 台積電ADR勁揚4.54%
美恐對中談「棄台協議」?《經濟學人》揭3警訊:川普政策適得其反 美國威懾力失效
阿根廷外海「極淺層」7.5強震!10分鐘後又一次 美緊急發布海嘯警報
賺大了!「它」Q1營收寫史高…股價亮燈漲停 富喬、達邁也噴了「這4檔」飆半根
美日談判出問題?日本首次考慮將美債列為談判籌碼
被當垃圾倒?三大法人大買385億卻「砍這檔」…網哀:沒救了 記憶體利多投信卻拋「它」
大門惹到你?男子「心情不佳」持菜刀狂砍北市府大門還追砍駐衛警 遭判刑10個月
台東學前特教班爆虐童!3師長最重罰65萬「解聘、終身不得任用」 校長失職也挨罰
認錯了?三大法人豪砸240億搶「這檔」…外資、投信全買超 網笑:會懷念的
兒摔傷索討天價7060萬!消防夫妻勒索麥當勞遭判刑 蔡男今入監服刑
黃子佼持未成年性影像「與10人和解」 高院突召回加保50萬、限制出境
小兒大買387億卻不要它們?外資狠砍82億賣「這檔」…股價慘翻黑 BBU「它」收紅也倒貨?
2.3元現金股利超香!外資豪砸近20億猛掃「它」4.9萬張超過台積電、鴻海 7日連漲逾12%
這檔記憶體不香了?營收「創2季新高」投信先倒貨提款1.8億 股民嘆「牙科不要了」
快訊/忠孝新生站驚傳咬人衝突!北捷乘客右臂遭咬傷
王大陸涉違個資法起訴!服替代役照送公文挨轟 北市社會局:不會接觸機密公文
鴻海勁揚4%!投信「連買6天」再奉上5.4億 這檔GB200受惠股也吸金5.7億
劉詩詩新劇大翻車!挨轟「難看」登熱搜 原著粉心碎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