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21~週六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楊皓如 顏博志【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725

從川普狠宰日本 看台灣關稅「讓不讓的選擇」

發布時間:2025/7/26 07:00

異動時間:2025/7/26 07:07

記者陳弘志/特稿 

美日最近達成關稅協議,稅率壓到15%,表面上看來創下亞洲國家最低關稅紀錄,但仔細審視背後讓步內容,除一個「慘」字了得,也讓人頗感驚訝。

賴清德政府正面臨美國川普關稅壓力。(圖/總統府)
賴清德政府正面臨美國川普關稅壓力。(圖/總統府)

這項美日「歷史性成果」包含著巨大交換條件。日本首相石破茂除退讓了之前「不讓」的日本稻米、汽車市場之外,還有一項日本對美國的交換條件,那就是日本對美的 5500 億美元投資協議,將投入美國製藥、半導體等重點產業,日本將負責所有創新融資安排,包括股權、信用擔保與融資工作。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川普宣布的戰果,日本要投資美國 5500 億美元,將重建並擴大美國的核心產業,這是有史以來任何國家獲得的最大一筆外國投資承諾,將替美國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與擴大美國製造業版圖。讓人驚訝的是,日本出資如此龐大的金額,卻由美國拿走其中90%利潤,以確保美國工人、納稅人和當地政府獲得絕大部分的利益,日本連「利潤對半分」都沒有,是做心酸的嗎?

美國總統川普向公眾展示他的戰果。(圖/翻攝白宮網站)
美國總統川普向公眾展示他的戰果。(圖/翻攝白宮網站)

這 5500 億美元將花在哪兒?包括五大類:一、美國液化天然氣、先進燃料和電網現代化在內的能源基礎設施。二、重建美國從設計到製造的半導體製造業。三、美國關鍵礦物開採、加工和精煉。四、投入美國製藥和醫療生產,以結束美國對外國製造藥品與醫療用品的依賴。五、美國新建船廠和現有設施的現代化改造。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被迫砸重金投資美國,替美國打造製造業產業鏈與提供就業機會,且利潤90%都歸美國。那麼,出資的日本,算是什麼?根據川普對外宣布為何給日本「15%低關稅」原因,是美國政府歡迎各國用錢,來換取低關稅。這樣的作法,豈不像是現代版的「朝貢」?

日本首相石破茂承受美方沉重壓力做出讓步。(圖/石破茂臉書)
日本首相石破茂承受美方沉重壓力做出讓步。(圖/石破茂臉書)

除日本之外,美國同時宣布稅率國家的還有菲律賓。川普說,為何會給菲律賓「優惠」,是因為菲律賓最終同意對美國全面開放市場,且是0關稅,還同意對美國繳出19%關稅。說真的,這算是哪門子的優惠呢?

根據「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最高指導原則,日本、菲律賓、印尼等國對美談判,能把關稅壓在20%以下,幾乎是讓光所有籌碼。也無怪乎有人預料「台積電的1000億美元投資,只是美國的配菜」。美國在狠宰自己「在亞洲最好盟友」日本之後,也處理完菲律賓、印尼等國後,接下來的還有台灣,就算台灣未來換來「漂亮數字」的表面稅率,背後的讓步,可能才是讓國人在暗夜啜泣的致命傷。

川普的作法,好比一個富商,平常在一家餐廳消費,數年後,突然對餐廳說「你這幾年來,賺了我多少錢!」要求打平貿易逆差,否則就要懲罰。宛如富商來你這裡消費,你賺富商的錢,就是「原罪」,錢必須全部如實吐回去。

台灣曾向美國提出購買60架F-35戰機,美方不賣。(圖/翻攝維基百科)
台灣曾向美國提出購買60架F-35戰機,美方不賣。(圖/翻攝維基百科)

問題是,美國要各國全面開放市場,要各國向美國購賣商品,以彌平貿易逆差,但美國卻「這個不賣、那個不賣」。例如,美國不賣台灣尖端軍事武器。台灣曾向美方提出購買60架F-35戰機、4架E-2D預警機的清單,美國「尖端的」都不賣,只賣「他要你買的」。同樣的,美國也禁止對中國大陸銷售高階晶片,幾乎都是「想買的,買不到。不想要的,逼你買、逼你開放」,一切以美國利益為圭臬,小國根本無力抗衡。

其實不公平的,不只關稅。根據美國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8月,台灣買軍購「錢付了、貨沒來」,美國積欠台灣軍火高達6554億元,貨持續欠著。這在民間廠商交易來說,是不可思議,美國一邊逼你開放市場、逼你買更多東西、恫嚇要課徵高關稅,還一邊「收了錢、沒交貨」,這是川普強勢作風。

這次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團到華府進行第4輪談判,過程中始終不願對外透露任何細節,可想而知,受到很大的美國壓力。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本周率團到美國華府進行第4輪關稅談判。(圖/行政院)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本周率團到美國華府進行第4輪關稅談判。(圖/行政院)

尤其台灣在談判前,提前讓出「護國神山」台積電赴美投資興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1座研發中心,總額高達1650億美元的承諾,和台灣將提高對美軍購費用到GDP3%比例,相當於每年都買8000億元以上軍購,以及台灣投資阿拉斯加高昂天然氣開發工程後,鄭麗君仍表示,會對美國繼續爭取合理稅率到8月1日,顯示川普團隊還在獅子大開口,要台灣「給得更多、讓得更多」。

依照日本經驗,表面上的稅率數字漂亮,不見得是全貌,還要看讓步了什麼,才是國人心痛的代價。

川普就任後,美國已不再是「過去的美國」,不停地在攫取世界各國,包括台灣的經濟利益,更像一個資本主義帝國,在殖民地加緊搬走各地人民累積數代的財富,來富足母國,只是採用的手段,過去是用戰爭,川普用的是關稅。如果台灣毫無警覺、一昧讓步,就算台灣最終換得一個主權殼子,裡子可千萬不要被美國都淘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