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7/13 07:00
異動時間:2025/7/13 07:19
記者陳弘志/特稿
立法院院會上週五通過「普發1萬」,行政院發不發,還沒給答案。既然國會通過的名目是「因應川普關稅衝擊」與「發給民眾因應調整電價」,政府何不順勢一次調整電價,讓「民眾能領到1萬元而欣喜」與「台電調整電價,終能彌補虧損」各取所需?
藍白在立法院聯手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消費韌性」特別條例,雖然納入國土防衛韌性預算,但卻刪除補助台電1000億,另外增列「普發現金每人1萬元」且要求於十月底發放完畢,預算總規模是5450億元,須於2027年底前執行完成。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台電虧損,絕非區區1000億元可以補足。明眼人都知道,台電已病入膏肓,只是拖著而已。跟據台電2024年財務報表顯示,台電虧損高達4200億元,嚴重到必須面臨調整電價的時候。台電實收資本額5800億,虧4200,幾乎接近資本額被掏空。這個數字,遲遲不敢加計「攤提停建核四」的3000億費用,如果計入,台電實際早已破產。
這也是說,即使立法院通過1000億補助台電費用,也是杯水車薪。只要台電不調整當前不合理的電價公式,匯入1000億,很快又會燒光。然後,台電還是得面對「調漲電價」或「舉債」兩條路來走。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既然台電有沒有拿到1000億補助,最後都會破產,遲早必須面對調整電價,何不趁勢在「發1萬元下」一次調整到合理的價位,一舉解決台電破產沉痾?
至於該如何調整電價,才不加重基層民眾的負擔?應該大膽把用戶,在概念上區分為「社會底層」和「負擔得起電費」的兩大區塊,也就是拉大分級收費差距,讓生活拮据、用電少的民眾,不感受到電價調漲,但對於「24小時開空調」明顯負擔得起電費的中高收入族群,付出合乎國際能源價格的電費。
舉例而言,每月用電在120度,或330度,可不調整電價,但超過後,收費級距大幅拉高。目前台電非夏月定價500度只收每度3.03元,700度只收4.14元,1000度只收5.07元,被外界戲謔為「台電在做慈善事業」,難怪政府補貼1000億,被視為用全民納稅錢補貼有錢用電大戶,因為「用得越多、接受補貼越多」,但不管補多少,遲早用罄,根本不合理。
其次,調整電費後,也要檢視發電成本。根據台電今(2025)年5月數據指出,核能發電成本每度1.98元,燃煤發電2.43元,燃氣發電3.02元,風力發電3.21元,太陽光電4.18元,台電要慎選發電來源。
以上數據,只是台電「自行承辦發電」相對較低的成本。台電有許多合作的民營廠商,發電成本更高。例如台電購自民營風力發電廠,報表顯示每度平均 6.64元,台電收購後,再賠本賣給民眾,這些定價是否合理實惠?台電若要降低營運成本,勢必得重新調整發電與購電配比。
「非核家園」勢必付出更高的發電費用,若政府不敢讓民眾知道成本真相,讓民眾有選擇的機會,難怪台電會負債累累。畢竟用「白菜價」,出菜「龍蝦大餐」給用戶,台電不倒才怪,難怪台電始終無法轉虧為盈。
一次調足電價,可以避免「分次調漲」的漲價預期心理,避免物價因心理因素,長期往上攀。且民眾領到1萬元,在政府告知「代價是調整電價」,民眾自會提前做好準備,減少用電,也減低心理衝擊。
「普發1萬元」的成本是2300億,但台電虧損4200億,因此調整電價後,這2300億元,原則上是要全部回收的。只是回收時,付錢的人換了一批人,由「負得起電價」的大戶來負擔,至於基層拮据的家庭,可以把1萬元存起來。
川普給台灣的關稅答案尚未揭曉,無論是10%、15%、20%,對台灣經濟都會造成衝擊,萬一答案不理想,「普發1萬元」對民眾可以是一帖安慰劑。
政府若想改革台電結構,必須勇於引領民意。俗謂「山不轉,路轉」,關鍵在於政府願不願意即刻處理台電長期虧損、幾近破產的事實?與用電大戶「級距收費偏低」的現象。這些歷史包袱,可以順勢在普發1萬元之際順勢處理,且2300億,最後還是會由台電回收。政府願不願意做,可以多加思考。除非,政府正在等「大罷免」的開票,看風往哪個方向吹。
不生子買房幹嘛!他問人生最有活力30年買「一堆鋼筋水泥」 值得嗎
京華城案偵訊73分鐘黑畫面在「洗筆錄」? 北檢回應:刻意誤導、混淆視聽
風田升格當人夫!親曬手寫信放閃愛妻:我很幸運
獨/沒意願興趣選黨主席 張善政要先爭取連任市長私下說:「拜託饒了我!」
日系外資喊持有!自營商手捧1.17億掃這「CCL大廠」 台玻月漲47%獲連8寵
台灣還在賣!小米14萬顆行動電源有燃燒風險 中國緊急召回
啟動6元保衛戰!「這檔」7月營收創新低...連吞6根黑K淪弱勢股王 遠東銀、中纖同陷連跌名單
秀智被爆「閃婚化妝品大亨」!本人傻眼反應曝光 經紀公司火速發聲闢謠
打入AI伺服器供應鏈!三大法人卻殺出ABF載板四雄「這檔」 今殺出1.3萬張提款20億
8月股價狂飆74%!三大法人重撒13億回補這「電子大廠」 進場連3敲漢翔入袋
痛失大S停工半年!友人揭小S「鏡頭前難再笑」 曝最快復出時間點:今年回歸無望
快訊/熊仔辣妻李優生了!七夕情人節順利產女
轉型逐步顯現!這「面板大廠」仍遭外資結帳2.4億 再出清這類股逾1萬張...爆砍台泥12日
AI眼鏡爆熱「12天飆漲65%」!外資重砸逾10億猛敲宏達電1.5萬張 連3日掃貨這檔軍工股
狗狗也會「鬧情緒」!5大行為暗示心情低落 飼主別硬碰硬
公公到極限了?投信連4砍鴻海得手14.4億 台塑這1寶「目標價上調」遭變臉出貨
柯案一年感觸深!陳佩琪:830是最黑暗一天 司法為消滅柯文哲賠上一切
深化邊緣AI、人形機器人布局!這「PCB龍頭廠」獲投信回頭4.5億敲進 目標價喊上215元
貓咪不只帶來療癒?專家揭 貓奴常見3大壓力恐「養貓憂鬱」
白轟洗筆錄北檢反嗆律師、彭振聲沒意見!黃國昌怒斥無恥:傲慢拉司法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