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4/4 15:30
主筆/單厚之
台灣民主基金會日前發出開會通知,決定將於4月10日開會改選董事長,民進黨從一開始的「卡韓」不成,如今似乎轉變成「卡盧」,不讓韓國瑜屬意的政大教授盧業中擔任執行長。昨天多個青年團體到立院陳情,要求執行長應該由民主協商產生,並表示雖不否定盧業中的專業和過去在外交的努力,但沒有看見其在人權與民主的發言和參與,就明顯是衝著盧業中而來。
民主基金會是2003年成立,由外交部編列3000萬作為設立基金,外交部每年還要編列1.5億的預算給民主基金會。官網寫到的基金會宗旨是在全民共事的基礎長,凝聚政黨、民間組織力量,共同為擴大台灣參與全球民主接軌及鞏固民主實績而努力,包括:一、與民主國家相關社團、政黨、智庫、NGO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二、支持亞洲與世界各地之民主化,與全球民主領袖建立密謝合作及聯繫網絡,三、透過學術界、智庫、國會、政黨等管道推動民主教育及國際交流。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白話一點,民主基金會就是做「二軌」外交,因為台灣的外交處境艱難,所以設立這個基金會做一些正式外交無法做的事情,來擴大國際對台灣的支持,主要的對象自然就是非邦交國的國會、重要的智庫、重要的NGO等等。
根據《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捐助暨組織章程》,立法院長、總統府秘書長、外交部長都是當然董事,首任董事長由當時立法院長王金平擔任,一直做到2016年1月卸任,當時王金平仍然有立委的身份,但在確定不可能繼續擔任院長後就請辭;基金會於3月23日選出立法院長蘇嘉全擔任第五屆董事長,連任到2020年1月卸任;2020年3月5日再由立法院長游錫堃接任第六屆董事長,2021年連任董事長,於今年爭取連任院長失敗後請辭。所謂基金會董事長依例由立法院長擔任,就是由此而來。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慣例的形成必然有背後的原因,首先,由當時的王金平擔任董事長,不僅可以確保民主基金會的預算能在立法院順利通過,外交部的預算也更容易獲得立法院的支持;其次,雖然立法院長、總統府秘書長、外交部長都是當然董事,但立法院長的層級最高,也唯一符合二軌的「非官方」身份,總統府秘書長、外交部長的身份,連要訪美或訪日都會遭到對岸的強烈反彈,更遑論要經常性的交流了;第三,在所有「二軌」外交中,國會外交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塊,其他國家的國會議員來訪,立法院長都是接見拜會的不二人選,若找一個學者或其他方面的人士擔任董事長,除了不對等、不合適之外,甚至連要找共同的話題和經驗都有困難。
所以當韓國瑜當選立法院長,民進黨起心動念不讓韓國瑜擔任董事長時,就已經是完全從「資源」的角度來看待民主基金會,而不去思考民主基金會的定位和功能,也難怪在野黨會批評民進黨只把民主基金會當成「小金庫」。
有王金平、蘇嘉全、游錫堃等三位、七任董事長的前例,民進黨若硬要「卡韓」實在是太難看,所以吵了一陣子終於放手,同意由韓國瑜擔任董事長,卻又轉頭想要卡盧,卻又再次落入搶資源、保位子的邏輯中。
這陣子基金會的執行長黃玉霖頻頻對民主基金會的開會、執行長產生發言,,姑且不論黃玉霖本身的專業是土木工程,過去的經歷也是交通、港務、建設,與外交八竿子打不上關係;黃玉霖身為執行長本來就該和董事長同進退,哪有董事長已經卸任了,執行長卻對下屆董事長、執行長指手畫腳的道理?
若進到民主基金會的官網就會發現,「組織人士」底下的「首長簡介」,既不是已請辭的董事長游錫堃,也不是代董事長吳釗燮,反而把黃玉霖和兩位副執行長顏建發、廖達琪列為「首長」。試問,有哪個單位的組織文化是這樣幹的?
民進黨聲稱民主基金會執行長是由政府指派,但查查過去的新聞就會知道,在陳水扁搭任總統時代,外交部長黃志芳就曾想干預民主基金會執行長的人事,當時被王金平斥為「沒有分寸」、「亂來」,最終王金平還是否決了外交部政次,選了有民進黨背景的林文程出任執行長,算是雙方妥協的結果。
民主基金會做的是非正式外交,少不了立法院長,也需要外交部的配合,理論上最好是能協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配合的人選,才能夠更好的配合運作,而民進黨公開否定韓國瑜的提名權,無疑是非常不智的。當韓國瑜被迫公開表態希望由盧業中出任執行長時,事情就無轉圜的餘地;尤其以盧業中的外交背景、學界聲望,外交部也很難提出更好、更適當的人選。
目前民進黨似乎仍不放棄「卡盧」的計畫,但基金會章程明訂「執行長由董事長提名,經董事會同意後遴聘」,提名的主動權在韓,假若民進黨真仗著董事會席次否決盧業中的人事案,韓國瑜也可以再另提他人,直到通過為只;更極端的作法就是讓執行長懸缺,由副執行長代理,絕不可能就此吞下民進黨塞的人選。
民進黨口口聲聲重視國會外交,但民主基金會至今的鬧劇,都再再說明民進黨並不真的在乎國會外交,眼中只有民主基金會的資源和藍綠,所以「卡韓」不成再繼續「卡盧」,完全不考慮未來外交部要如何和國會議長互動。即便所有的道理都不在民進黨這邊,從法理上也注定徒勞無功,也要動用側翼鬥到最後一刻,不管吃相究竟有多難看。
不給力長老會賠死!國家隊單月撒94億救台積電...網:用生命在護盤 打包「這2檔」入袋5萬張
國家隊也怕川普「倒債」?八大公股4月狂拋「4檔」美債ETF 它慘遭提款23億最多
遭求償至少2584萬元!詹姆士控訴前合夥人惡意抹黑 丘秀珠反擊:非常失望
馬斯克一句話...機器人大噴發!2檔漲停放量 偕所羅門、興能高同列13檔注意股
2小時湊齊200萬!貴婦奈奈「電子腳鐐」箍右腳現身 閃避追問差點誤上媒體車
台股4月跳樓機收官!達人曝達成「2條件」將站穩腳跟 看好「1類股」為安心首選
避險聖地?不愛台積電跟鴻海 自營商4月最寵「它」...砸2.66億元補貨
痛批中國是「頭號剝削國」!川普稱145%關稅「絕對必要」:少買幾個娃娃就好
小兒獨寵愛它們?股市崩盤外資狂買「這2ETF」…29.6億狂砸它30萬張 網喊:全力支持
川普任內首位高官遭拔 美媒:國安顧問瓦爾茲將去職
白沙屯媽祖進香啟程 「粉紅超跑」36小時衝北港
錢鏡你家/不只職災,乳癌也能申請! 勞保失能給付完整解析
微軟、Meta財報助攻 美股收紅
AI全面上攻...美股四大指數大漲!那斯達克飆348點 輝達、台積電ADR皆漲近4%
銀彈上膛瞄準發射!八大公股月撒40億狂掃「它」13萬張 「這5檔ETF」同步吸金破10億
仙人指路或彈盡糧絕?馬斯克喊明年人形機器人增10倍 主力卻大砍「這檔」近萬張...股民:上面冤魂多
股利配發創新高!長老卻狂丟「它」破3萬張 晶圓製造概念股「這檔」也難逃...遭提款11億
員工發傳單被重擊後腦! 館長嘆:政治不該如此對立
專挑老黃概念股下手?自營商4月倒「這2檔」破萬張 鴻海、光寶科也遭殃
中美關稅互不讓步!中國也防美國「洗產地」 出動高科技嚴抓美國黃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