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6/6 10:30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因中樞神經受免疫細胞攻擊,每次發作都可能留下不可逆後遺症,病患必須長期用藥控制,避免反覆發作。1名50多歲患者發病10多年,仰賴傳統針劑型藥物控制病情,卻打到身體都幾乎沒有部位能下針,幸好改用口服用藥後,生活品質大幅改善,也沒有任何復發。
成大附醫神經科部主治醫師孫苑庭表示,多發性硬化症不是遺傳疾病,也不會傳染他人。因複雜的多重因素,患者免疫細胞異常攻擊中樞神經,每次發作神經髓鞘都會受損留下「疤痕」,初期症狀不明顯,但隨發作次數增加,神經傳導效率不斷下降,最終全身都可能有後遺症。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孫苑庭醫師說明,多發性硬化症發病部位很難預判,全身都可能有症狀。若小腦神經受傷,可能發生平衡感異常;視神經如果受損,會影響視力;假使脊椎神經受損,嚴重可能下肢或全身癱瘓。因此,阻止疾病發作相當重要。目前已有藥物能控制病情,降低疾病復發風險,讓神經傷害不再繼續擴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孫苑庭醫師指出,早期治療多發性硬化症,主要以針劑型藥物為主,病人須頻繁來往醫療院所,或在家自己打針。一位50多歲個案發病後,注射藥物10多年,都沒有復發紀錄,但因頻繁打針,需要不斷更換注射部位,全身已經找不到能夠下針的地方,因此改用口服藥物。換藥之後疾病控制效果仍然相當好,便利性也大幅提升。
孫苑庭醫師也說,口服藥物不但便利性提升,病人遵從性也跟著增加。如果病人害怕打針,口服藥能夠降低對用藥的排斥,假使病患要短期出國,也不用為了疾病帶著針筒,造成出入海關的麻煩。實驗與臨床證據,都已證實口服藥物效用良好,病人不會因為藥物劑型不同,而讓疾病復發風險上升。
孫苑庭醫師提醒,不論針劑或口服藥物申請健保給付,先要取得國健署罕見疾病身份,再向健保署申請藥物,可能需要1至2個月。等待期間會建議病患檢查是否罹患B型肝炎與肺結核。因為免疫藥物使用後,免疫力受到壓制,可能讓原本穩定的B型肝炎與肺結核病況加重。也鼓勵病患接受預防疫苗注射,降低未來罹患不同傳染病危險。
孫苑庭醫師強調,一旦確診多發性硬化症,就一定要按照醫生指示規律用藥,千萬不要自行中斷醫療。如果神經學症狀不太嚴重,穩定服藥能降低復發風險。假使已經累積較多神經學症狀,還要配合復健維持。千萬不要聽信偏方,使用調整或增加免疫力的食品,反而會干擾免疫系統,影響藥物效果,增加疾病復發危機。
【延伸閱讀】
多發性硬化症病友用「流體創作」呈現疾病歷程 特展活動訴說生命故事
樺晟驚傳下櫃!北院裁定暫緩「但得先繳2.39億」 櫃買中心將提抗告
與東元結盟拚AI資料中心!三大法人助陣鴻海57.5億 八大公股反手出清2千張
不愛鴻家軍!自營商提款鴻海、廣宇共1.8億 這玻璃股7日狂噴破60%也成刀下魂
訂單能看到2026年!「這大廠」營收強拚新高 Q4新廠投產、明年產能倍增
連2根漲停「這檔」7日飆45%!Q2亮眼EPS年增110% 中國CCL漲價來助攻
訂單能見度達第4季!這「半導體設備廠」卻重摔7日淪弱勢股王 仁寶、和碩也走疲入列
突襲掃黑!天道盟主「鐵霸」兄弟檔、太陽盟副盟主「麥可」遭逮 新北檢拘提近20人
跨足AI、進軍無人機!「它」聯手台灣團隊成立子公司 搶攻百億美元市場
目標價最高上看730元!「機殼廠黑馬」H1大賺超過1股本 GB300蓄勢待發
質疑監察院對都市計畫法律見解到京華城案才變 蘇偉碩:內政部、監院、司法聯手政治獵殺柯文哲
Q2虧損近7億!三大法人橫掃這「面板大廠」2.3萬張 狂灑57億「連10搶」鴻海入袋
工具機產業拉警報?53年上櫃大廠宣布「週休三日」 網驚:去年還是飆股
AI眼鏡點火!宏達電「3日狂飆20%」連拉2根漲停 電子零組件股16檔亮燈...帶動55檔齊攻頂
有AI題材加持!「它」爆量狂飆漲停 卻遭外資轉賣提款12.1億元
川普態度大轉彎!外媒:立場轉向普丁 烏克蘭憂遭「背後捅刀」
跨足無人機領域!這「傳產大廠」5天狂飆41%...今又攻漲停 逾6萬張排隊買不到
聯手軟銀啟動星際之門計畫!外資猛砸52億橫掃鴻海成買超王 再加碼「鴻家軍」這檔逾9千張
詐645萬助理費遭起訴!前政院南服副執行長陳慧玲被發現「超商打工」 本人證實了:是我
資金主力在哪?緯創續跌「遭投信搜刮8.5億」連賣第9天 網嘆:撐在這價格該偷笑
靠中國製偽基地台推播詐騙簡訊!「普發現金1萬」成釣魚手段 全台12人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