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8/3 11:25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報導】膽囊癌是膽道系統中最常見且致命的癌症之一,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常被忽略或誤認為一般的腸胃不適,例如上腹疼痛、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因此,許多患者在確診時已處於治療效果差的晚期,致死率高,被稱為「無聲殺手」。
外科醫師陳榮堅在fb粉絲專頁《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分享了一個真實案例。曾有一位長年在非洲工作的50歲病人,在出國前被診斷出有0.8公分的膽息肉。由於息肉尺寸接近1公分,醫生建議他三個月、六個月後回診持續追蹤;然而,因為工作繁忙,他未能按時回診,一出國就是兩年沒回來。直到他發現自己突然暴瘦、臉色蠟黃,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回國後檢查發現,他已經罹患膽囊癌,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短短半年內,這位病人就離開了人世。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榮堅醫師表示,如果檢查發現有大於1公分的膽息肉,應該考慮手術切除,因為這類息肉容易有致癌風險。他強調:「大於1公分的膽囊息肉有較高風險,而小於1公分的息肉則惡性變化風險較小。」這個案例不幸且令人遺憾,但也提醒我們檢查、追蹤的重要性。
馬偕醫院衛教資訊提到,息肉是黏膜層增生向外突出的組織贅生物,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如鼻子、消化道,尤其是大腸和膽囊內壁都是常見的部位。長庚醫院衛教資訊進一步指出,膽囊息肉指的是由膽囊壁長出的良性贅生組織,發生率約4%。大部分膽囊息肉病灶不大,大多數的病患沒有症狀,僅少數人會感到輕微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飽餐後不適等。良性膽囊息肉以膽固醇性息肉最為常見,其次為腺肌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惡性息肉則以膽囊腺癌最常見。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膽囊癌的初期症狀容易被忽視,導致許多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定期健康檢查和早期發現是防止病情惡化的關鍵。對於膽囊息肉的患者,尤其是息肉大於1公分者,應積極配合醫生建議,定期追蹤檢查,必要時及早進行手術切除,以降低癌變風險。
【延伸閱讀】
膽道癌、肝癌傻傻分不清楚?醫師帶你從腫瘤型態、症狀、治療了解!
台積電下挫15元!台股收跌197.66點 綠能族群逆勢飆2檔漲停
併購芝浦有重大疑慮?國巨8度延長收購期限 反駁美蓓亞三美不實陳述
黃仁勳訪台行程曝!赴新竹台積電演講、為張忠謀慶生 晚間與魏哲家餐敘後返美
「鴨頭」死後毒品市場蠢動…高雄男疑進場搶地盤結怨 清晨遭連開12槍慘死
PS5全面漲價影響遊戲股?美國玩家崩潰 「11檔台廠供應鏈」年底旺季也恐遭重擊
快訊/地牛翻身!14:06南部有感地震 預估震度4級
吳宗憲提早1小時現身!同台吳姍儒 被狠嗆「沒必要在節目遇到」
肇事車輛找到了!高雄通緝犯遭開12槍奪命 涉案BMW逃11km燒車滅證...警研判為預謀犯案
借廁所遭拒怒砸早餐店、掌摑女店員!新竹惡煞身分起底為台積電外包工人 檢方拘提10萬元交保
性感天后Doja Cat 首度來台!12月空降高雄巨蛋開唱 「指定巡演壓軸場」
葉丙成涉洩露性平案個資 教育部調查認定未違反性平法
收租投報率僅3%!他考慮賣房換現金 網勸:現在脫手太吃虧
無人機國家隊成軍!台灣衝供應鏈龍頭 這「航太大廠」地位一飛沖天
快訊/郭智輝再見!新任經濟部長是他 行政院祕書長龔明鑫將接重擔
黃仁勳快閃台灣!10檔概念股齊上漲表態 台達電盤中衝破3%最多
《韌性條例》修正案順利二讀 吳思瑤盼月底三讀:可望10月普發一萬!
快訊/貫徹賴清德意志!總統府張惇涵換跑道 接行政院祕書長兼發言人
自家門口遭轟12槍槍決!去年黑槍數量全國之冠 高雄淪「慶記之都」?
台中男持長刀在鎮瀾宮旁飆車揮舞! 落網稱「受女友情變刺激」…下場曝光
黃仁勳稱核能是好選擇成助攻利器 國民黨力催公投同意票:沒能源就沒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