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觀察/創紀錄怪颱!實際降雨比氣象預報多一倍 該不該放假掀政治口水

發布時間:2024/10/6 07:00

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

過去一周,全台民眾最關注的莫過於「怪颱」山陀兒的動態。這颱風是我國氣象史上「登陸前警報時間最久」的颱風,期間全國民眾喜迎2天颱風假、有些縣市更放了4天颱風假。然而山陀兒路徑詭譎,從一開始預估東部海域掠過、變成恆春半島登陸,之後颱風一路往西並停滯多時,最終才在3日中午從高雄登陸,隨後為基隆、北海岸地區帶來致災級降雨,更有民眾驚呼40年沒看過這麼大的降雨。

基隆市3日面臨史上單日最大降雨量,謝國樑卻宣布隔天正常上班上課,不少市民覺得不滿。(圖/謝國樑臉書)

根據《鋒燦》記者調查,4日台北市山區與新北市實際上24小時降雨量,比氣象署前一天晚間風雨預報還多上一倍;行政院長卓榮泰更公開指氣象署應運用新科技再精進,提供更精準的資訊。縱使山陀兒颱風已成為歷史,但這次放不放颱風假之亂,未來如何檢討放假機制、如何用更即時氣象資訊來做出決策、北北基桃是否有必要同步放假,都引發廣泛討論。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氣象專家賈新興則坦言,天氣預報唯一不會變的就是「會變」,但現在的防災決策乃至於停班課決策,所要求的準度度都已經超過目前科學的能力,就算目前的預報新兵「AI」過去的實戰經驗也不夠多,只能先期待並讓它有夠多的實戰經驗才行。

秋颱的動態向來難以預測,這次山陀兒颱風登陸時間一延再延,但縣市首長已拍板放假,因此形成縣市長呼籲民眾別出門,卻出現百貨公司擠滿人、各大KTV官網塞爆的景況,不少民眾困惑「有必要放假?」工商界也示警放颱風假恐造成經濟損失。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更透露,有間科技公司董座認為「台北市放假的決策要放在中央」,因為這涉及股匯市、金融機構等運作,不能草率決定。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到了4日,高屏兩縣市續放颱風假清理家園,前一天才面臨史上單日最大降雨量、災情嚴重的基隆卻正常上班,當天北北基部分地區還強碰「超大豪雨」致災級雨量,讓許多民眾下班回不了家、苦不堪言,形成南北民眾兩樣情。4日晚間新北市才緊急宣布北海岸金山、萬里、石門、三芝等4區隔天停班停課以清理家園補破網,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勘災時透露,三芝地區里長表示「過去40年來沒有那麼大的豪降雨。」

山陀兒颱風雖從高雄登陸,但為基隆、北海岸帶來嚴重災情。(圖/謝國樑臉書)

北北基桃4縣市宣布是否放颱風假的時間是晚間8點,而中央氣象署在3日晚間7點發布的未來24小時雨量預測(3日20時至4日20時),台北市山區有150250毫米,新北市平地及山區都是150250毫米,未完全達到24小時累積雨量預測達到山區200毫米、平地350毫米標準;而在同一天傍晚,各家媒體早已用風雨預報大幅下修「僅3縣市達標準」發布新聞,僅台東縣以及離島兩縣市風雨達標。

據調查,實際上3日20時4日20時,新北金山三和測站24小時累積雨量達到606毫米、新北萬里大坪測站達到514毫米;台北北投鞍部測站累積535毫米、小油坑測站累積524毫米,都比氣象署原本預估值多了一倍以上。氣象署解釋,北海岸雨勢較為顯著,主因是颱風外圍環流碰到地形產生的加乘影響。

中央氣象署在3日晚間7點發布的未來24小時雨量預測(3日20時至4日20時),台北市山區有150至250毫米,新北市平地及山區都是150至250毫米。(圖/翻攝網路)
實際上3日20時至4日20時,新北金山三和測站24小時累積雨量達到606毫米、新北萬里大坪測站達到514毫米;台北北投鞍部測站累積535毫米、小油坑測站累積524毫米,都比氣象署原本預估值多了一倍以上。(圖/翻攝網路)

氣候變遷造成極端氣候頻傳是全球都要面臨的棘手課題,總統賴清德於上任後曾在7月視察中央氣象署,並稱如果氣象署的工作非常精準,也有助提升政府決策,交通部與行政院都會支持氣象署提升硬體、軟體與人力訓練等。在硬體方面,會全力協助未來9年內建置第7代至第9代高速運算電腦,讓台灣在面對變化迅速的極端氣候時,不落後於其他國家,並且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更希望提供經驗供國際社會參考,讓世界因為台灣的進步而向前邁進。

卓榮泰內閣上任時強調AI、行動力,台灣又是科技大國,面對瞬息萬變、難以預測的氣候變遷,如何更廣泛運用AI數據,從中央到地方通力合作做出最民眾能認同、產業能滿意的精準決策,是政府未來必須思考的課題。

如何更廣泛運用AI數據,從中央到地方通力合作做出最民眾能認同、產業能滿意的精準決策,是政府未來必須思考的課題。(圖/萬里區公所臉書粉專)

而氣象署的任務是提供氣象資訊供各縣市首長參考,最終做出決策仍是地方首長。同為藍營執政的北北基桃拍板2日放颱風假就遭質疑實際風雨沒到得放假的標準,在1日晚間是基隆市長謝國樑率先宣布隔天放颱風假,緊接著北北桃才陸續宣布隔天放假,由於謝國樑罷免投票在即,更被解讀是趕著討好市民;然而3日基隆市單日降雨量破歷史紀錄,達到408毫米,基隆市隔天卻未放假,反倒讓市民怨聲載道,更掀起政治口水。

這次山陀兒颱風在基隆造成嚴重災情是否會成為罷免案的「關鍵變數」?謝國樑率先宣布放假的「美意」尚不知市民領不領情,但風災期間包括放假、撤離等決策都成為公民團體攻擊目標,多處淹水更被質疑平時基本功沒做紮實,是否會讓許多民眾在投票當天投下「賭爛票」,國民黨須謹慎應對,颱風尾的效應並未隨著天空放晴而止,恐怕還將在政壇掀起波瀾。

謝國樑的決策是否會讓許多民眾在投票當天投下「賭爛票」,國民黨須謹慎應對。(圖/謝國樑臉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