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3/14 10:06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潘昱僑報導】國內肝臟移植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榮譽院長鄭隆賓醫師,日前榮獲台灣外科醫學會113年度終身成就獎。從醫近50載,鄭院長終其一生致力於外科醫療,尤其在肝臟移植領域擁有卓越貢獻。對於獲此殊榮,鄭隆賓院長感慨表示,感謝獎項肯定他成功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更期盼的是能將自身所累積的經驗與技術,傳承給下一代的醫師們。
鄭隆賓院長1975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自台北醫學院畢業。原先嚮往心臟內科的他,卻認為自己的能力或許無法勝任,抱著說不定在外科「比較容易出人頭地」的想法,鄭院長轉而選擇走向外科領域,一待就是近五十年。「到外科以後我才發現,外科醫生如果沒有豐富的知識,只是一個刀匠而已。」除了廣泛涉獵各個科別的醫學知識外,年輕時的鄭隆賓院長還會邊走路邊練習手術技巧,服役期間養成每天慢跑10公里的好習慣,更利用慢跑磨練耐力,且在腦海中反覆推演肝臟移植手術的細節,終於能在進修回國後的第六年順利完成首例肝臟移植。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病人經常會問這刀是大還小,事實上所有的刀都是大刀」,即使看似簡單的手術,一旦疏忽都可能危及生命,鄭隆賓院長強調,作為一個外科醫師,必須時時保持謹慎的態度,並做好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的準備。外科醫師都會希望達到零併發症、零死亡率,但事實上「沒有一個外科醫生開刀不會出現併發症,有併發症的時候,要勇於檢討,一定要追根究底、找到原因。」他深信,唯有透過自我反省,才能避免重蹈覆轍,「不這樣做,就無法成為優秀的外科醫生」。
1983年,台灣移植醫學還是一片沙漠,鄭隆賓院長就遠赴美國明尼蘇達和匹茲堡大學接受包含腎臟、胰臟、以及肝臟在內全方位的器官移植訓練。鄭院長學成歸國時,肝臟移植仍被視為是實驗性的治療,這時的他便不斷思考,要如何將自己在國外所學的技術,發揮於國內一般外科手術中。1991年,鄭隆賓院長突破國內外醫界共識,於林口長庚醫院完成國內首例 B 型肝炎引發肝衰竭的肝臟移植手術,同年更成功為一名車禍導致第六級嚴重肝外傷的女護理人員進行緊急肝移植手術,創下世界首例。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2年,鄭隆賓院長轉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並帶領中國附醫肝臟移植團隊二十多年至今。「醫生是沒有資格拒絕病人的,只要病人還有救的機會,為什麼可以排除他?」憑藉這一信念,鄭隆賓院長與團隊成功為包括重度肝癌、肝昏迷,以及高齡患者在內,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適合接受肝臟移植的患者完成手術。除此之外,鄭隆賓院長也積極拓展肝臟捐贈者的條件。在台灣B型肝炎盛行的背景下,鄭院長藉由多年的研究,向外界證實B肝帶原者也能成為捐贈者,在「一肝兩用」、血型不相符合的活肝移植,以及高脂肪肝的移植技術也獲得了重大突破,為更多病人爭取到換肝的機會、能夠重獲新生。
「我們的手術方式跟全世界都不一樣」,鄭隆賓院長不受限於標準程序的規範,堅持尋求技術創新,進而發展出許多獨創的手術方法。「我們所有的步驟都結合解剖學原理和邏輯思考,以降低併發症的發生,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是可以容易被學習的。」多年來,鄭院長不僅為國內培育了眾多傑出醫師,也吸引許多國外醫師慕名前來取經,推動台灣的器官移植技術邁向國際。
鄭院長笑稱自己是「救外科醫師的醫師」。在教學方面,他秉持傾囊相授的精神,從不吝於分享畢生所學。鄭院長對細節一絲不苟,對學生要求嚴格,強調醫師要「站有站相」、打好紮實的基本功外,更鼓勵學生要勇敢對老師提出質疑、持續追求新知,因為「一個外科醫生必須不斷接受挑戰,突破現況的種種限制,才能讓醫療的效益最大化。」
時至今日,鄭隆賓院長仍在探索更具突破性的治療方案。過去的他曾堅信,外傷救治與器官移植是外科醫師不可取代的兩大技術,然而近幾年他卻有了新的省思:「難道一定要做肝臟移植嗎?」現在鄭院長也跳出臨床外科的框架,將研究延伸至細胞治療和外泌體技術,力求讓這些嶄新的治療方式逐漸取代傳統的藥物和手術治療。
今天獲得終身成就獎,鄭隆賓院長笑說,「應該是夠資深,所以大家看得起我,給我這個獎。」他也不忘感謝曾經的恩師們:「無論是言教或身教,他們都對我影響深遠,將這些經驗融會貫通後,造就了今日的我。」鄭院長盡個人一生的力量,思考如何讓病人獲得更好的治療。透過前輩的教導,他這一代成功達成了縮小手術傷口的目標,加快病人術後恢復速度,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現在除了努力把技術傳承下去,鄭院長更希望將「去外科化」的願景託付給未來的年輕醫師,期許下一代能完成這項壯舉,為人類醫療帶來更大的福祉。
【延伸閱讀】
【2025外科醫學會年會】聚焦國際合作與韌性醫療 2025外科醫學會探索外科新未來
【2025外科醫學會年會】與國際接軌合作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積極培育醫療後進
管家落跑遭通緝!傅崐萁怒轟北檢「粗暴訊問」:製造民主國家前所未有寒蟬效應
傅崐萁管家跑了!北檢依法發布通緝 律師涉協助藏匿50萬交保
非農就業超預期!美股強噴「道瓊漲500點、費半漲3%」 台積電ADR勁揚4.54%
美恐對中談「棄台協議」?《經濟學人》揭3警訊:川普政策適得其反 美國威懾力失效
阿根廷外海「極淺層」7.5強震!10分鐘後又一次 美緊急發布海嘯警報
賺大了!「它」Q1營收寫史高…股價亮燈漲停 富喬、達邁也噴了「這4檔」飆半根
美日談判出問題?日本首次考慮將美債列為談判籌碼
被當垃圾倒?三大法人大買385億卻「砍這檔」…網哀:沒救了 記憶體利多投信卻拋「它」
大門惹到你?男子「心情不佳」持菜刀狂砍北市府大門還追砍駐衛警 遭判刑10個月
台東學前特教班爆虐童!3師長最重罰65萬「解聘、終身不得任用」 校長失職也挨罰
認錯了?三大法人豪砸240億搶「這檔」…外資、投信全買超 網笑:會懷念的
兒摔傷索討天價7060萬!消防夫妻勒索麥當勞遭判刑 蔡男今入監服刑
黃子佼持未成年性影像「與10人和解」 高院突召回加保50萬、限制出境
小兒大買387億卻不要它們?外資狠砍82億賣「這檔」…股價慘翻黑 BBU「它」收紅也倒貨?
2.3元現金股利超香!外資豪砸近20億猛掃「它」4.9萬張超過台積電、鴻海 7日連漲逾12%
這檔記憶體不香了?營收「創2季新高」投信先倒貨提款1.8億 股民嘆「牙科不要了」
快訊/忠孝新生站驚傳咬人衝突!北捷乘客右臂遭咬傷
王大陸涉違個資法起訴!服替代役照送公文挨轟 北市社會局:不會接觸機密公文
鴻海勁揚4%!投信「連買6天」再奉上5.4億 這檔GB200受惠股也吸金5.7億
劉詩詩新劇大翻車!挨轟「難看」登熱搜 原著粉心碎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