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電子股壓力大到想尖叫!「鴻海、廣達、華碩」還能抱?專家解答曝「川普關稅」給台灣5大衝擊

發布時間:2025/4/9 07:50

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美國前總統川普再掀貿易風暴,拋出對台灣產品課徵高達32%的進口關稅,引爆台股恐慌。永豐投顧分析指出,此舉將對台灣經濟帶來6大深遠衝擊,包括GDP成長率可能失守3%關卡、企業獲利面臨至少5%的下修壓力等等,尤以電子製造與傳統產業受創最深。台股連多日遭遇沉重賣壓,引發投資人擔憂持股是否還能續抱,尤其像鴻海(2317)、廣達(2382)、華碩(2357)這類受影響明顯的電子大廠,壓力浮上檯面。

台股連多日遭遇沉重賣壓,引發投資人擔憂持股是否還能續抱,尤其像鴻海(2317)、廣達(2382)、華碩(2357)等個股。(圖/資料照片)

根據《時報資訊》報導中的永豐投顧試算,美方若如川普所述對台部分產品加徵重稅,影響其一為台灣GDP恐遭壓縮0.8%至1.5%。目前資通訊產品占台灣對美出口比重高達六成,成為首波受害族群。雖然半導體暫未列入高關稅清單,但終端設備如伺服器、網通、PC產品的製造成本將大幅上升,進一步衝擊出口動能。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析師指出,美方短期內難以迅速建立足夠的本地組裝產能,台廠仍可能接到部分急單。但關鍵在於利潤空間遭壓縮,即便部分業者可將部分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預估GDP仍難逃下修命運,且企業利潤恐受較大壓力。

另外影響其二為,在企業獲利方面,若以台股50大企業為代表估算,整體獲利預估將調降5%至8%。其中電子業本就占比逾七成,一旦面對供應鏈調整、關稅轉嫁不全與終端需求降溫等三重打擊,未來企業盈餘成長率恐將腰斬,從原估15%滑落至不到9%。若進一步計入消費萎縮,情況恐更嚴峻。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響其三為重災區方面,電子業中的筆電品牌廠、網通設備、電源供應器及面板產業預期首當其衝;而傳產如成衣、汽車零組件、高爾夫球頭也難置身事外。永豐投顧特別點名鴻海(2317)、廣達(2382)與華碩(2357)三大電子代表,為本次關稅政策下壓力最大的企業之一。

舉例來說,若鴻海與廣達為客戶吸收10%的關稅衝擊,估計將拖累2025年每股純益分別下滑1.3%與1%;至於品牌商華碩,若自行負擔25%稅負,僅能將其中的一半轉嫁給通路與消費者,其餘由供應鏈分攤,獲利恐遭腰斬,且售價上漲將進一步壓抑買氣,使品牌策略陷入兩難。

影響其四為,企業獲利成長估近腰斬,若以台股企業獲利成長率將從原本預估15%降至8.9%,台股EPS將修正至1240元。影響其五則是,往下修正的支撐區將下移至18600~19500之間。若以台股合理評價區間15~19倍,台股股價區間將18600~23560點。

最後,目前川普提出的高關稅計畫尚未最終定案,未來仍有協商空間,但市場短期已反映風險預期。永豐建議,面對不確定的變局,投資人宜減碼持股,轉向高股息與非出口導向的防禦型標的,降低波動風險。

此外,由於台廠許多伺服器與車用產品組裝據點位於墨西哥與美國本土,目前並未納入對等課稅名單,推估這波關稅壓力將主要集中在PC、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真正讓產業緊張的,不只是成本墊高,而是最終產品漲價引發的需求萎縮,這才是電子供應鏈面臨的最大挑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