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痛批衛福部菸品管理政策 毒理學專家:犧牲人民選擇自由

發布時間:2025/5/28 16:08

針對24萬人連署支持政府盡速徵收加熱菸稅,招名威痛批,當「科技進步」遇上「政策延宕」,人民的選擇自由正在被犧牲。(Clean Air大聯盟提供)

 

圖文/鏡週刊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公民團體發起,呼籲政府盡速徵收加熱菸稅,完成審查、合法納管的網路連署,短短9天有超過24萬人次支持;對此,毒理學博士招名威投書媒體,痛批當「科技進步」遇上「政策延宕」,人民的選擇自由正在被犧牲。制度卡關、官僚程序與意識型態綁架決策,人民用行動開路,但政府還要裝聾作啞到何時?

招名威說,在民主社會中,「選擇的自由」不只是口號,而是制度應保障的基本權利。從信仰、職業到生活方式,我們習慣為個人選擇喝采,但當涉及公共政策與選擇權益時,這份自由卻常被制度忽視。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招名威指出,加熱菸已問世多年,世界多數國家皆朝向科學評估與法規監管的方向發展,唯獨台灣,健康風險審查已拖延超過2年,修法通過納管,卻無法合法上市,明明吸菸者已經有無燃燒與無二手菸的替代品,卻被政策卡死。

招名威認為,制度不作為,讓人民退回最差選項;公共政策是為引導社會選擇更好方向,當人民想往前,制度卻原地踏步,結果就是「守法者無選擇,黑市者有利可圖」,這正違背了公共健康的核心理念;民主社會的理性與慈悲,不該體現在一味封鎖進步的選擇。

招名威指出,加熱菸或許不是理想的終點,但它確實比傳統紙菸能為仍在吸菸的成年人,提供無二手菸的選擇;它不該被貼上「菸就是壞」的道德標籤,而應被看作是減害技術進程的一個中道選項。價值不能僅用道德來斷定,而應依據科學與效果來評估。

招名威強調,當合法選項被封鎖,走私自然趁虛而入。根據統計,走私加熱菸每年讓政府稅收流失超過200億元,查緝人力疲於奔命,基層與黑市之間甚至形成利益共犯結構。這不只是公共衛生的漏洞,更是行政失靈的危險徵兆。

招名威說,一個成熟進步的民主國家,應該以科學為基礎,設立明確的審查標準,在合理時間完成審查,讓產品可依法上市接受監管,不是無限期拖延。真正的進步,不是禁止一切,而是讓更好的選項浮現,讓制度配得上人民的期待。

★《鏡週刊》關心您:抽菸有害身心健康。


更多鏡週刊報導
加熱菸走私猖獗 財政部函詢五大菸商因應之道惹議
24萬人連署支持開徵加熱菸稅  行政院回應了
加徵加熱菸稅連署獲24萬人相挺 盼政府把關稅制正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