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21~週六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台灣關稅「20%+N」!沒FTA...競爭力一次被砍三成?翁履中建議:央行適度讓台幣貶值

發布時間:2025/8/9 12:40

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

美國對等關稅7日上路,台灣被課20%關稅,但經濟部與經貿辦8日提醒,這只是基礎數字,還得加上原本的最惠國(MFN)稅率,以及可能的反傾銷或反補貼稅,實際稅率恐遠高於20%。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在臉書發出長文分析指出,像工具機原稅率2%至4%,加上對等關稅就達20%至24%,再疊加今年台幣升值9%的影響,等於競爭力一次被削弱約三成。而韓國、新加坡等有FTA的國家,可免除部分稅率,更凸顯台灣的劣勢。

面對關稅威脅,翁履中建議央行適度讓台幣貶值。(示意圖/資料畫面)

翁履中強調,這不只是工具機產業的問題,其他出口產業同樣面臨疊加稅壓力。台灣是出口導向經濟體,卻長期未能與美國簽訂FTA,如今對美依賴度高,在關稅戰中處於結構性弱勢。他呼籲,面對美國的強硬策略,沒有國家能輕鬆脫身,這正是政治休兵、全民共體時艱的時刻,必須正視產業外流風險。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因應之道,翁履中認為,政府祭出紓困與補助是正確的第一步,穩住信心才有後續可能。他建議央行適度讓台幣貶值,替出口商爭取喘息空間;租稅減免、低利或無息貸款應加速推動,避免企業資金斷鏈。雖然開拓新市場值得嘗試,但各國也在設防,成功機會有限。他強調,只要台灣撐過關稅戰的初期壓力,美國在承受反作用力後,幾個月內調整政策的可能性不低。穩住國內產業,不僅是生存關鍵,也是未來談判桌上的籌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