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8/28 10:37
文/李尚宇(巨展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前台北地檢署檢察官)
一位網紅醫師因在臉書粉絲專頁上爆料,而遭另一位醫師提告妨害名譽,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臺灣高等法院審理後,以構成誹謗罪嫌判決定讞。法官認為,透過臉書等社群媒體發表言論的方式,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而且很難消弭被害人名譽受到的負面影響,無法完全回復被害人的名譽,因此利用粉絲專頁發表言論,應該要有更高的查證義務。
這判決所反應出的,不僅僅是法官要求具有網路公眾影響力的人物更應謹言慎行外,更可以凸顯出,除了法律以外,面對妨害名譽是否有其他應對策略?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保障言論自由是民主發展最重要的一環,但言論自由不意味可以無限上綱,因此,刑法對於侵害他人名譽,仍有處罰規定,且可同時依民事程序,請求損害賠償。目前對妨害名譽的刑事處罰主要分成兩種態樣,一種是「公然侮辱」、一種是「誹謗」,而「誹謗」又有「事實性言論」及「意見表達」的兩大分類。
如果行為人敘述的,是一個客觀上可以查證真假的事件,就是屬於「事實性言論」。行為人所述必須與客觀上的事實相符;又或者雖然與事實不符並可能損及他人名譽者,必須要先經過一定的查證,才能免於誹謗罪的處罰。至於查證的程度為何,涉及行為人發表言論的方式、公益性等事項。如果以散佈力強的方式發表,如社群媒體,要有較高的查證義務,單純道聽塗說或猜測,仍可能構成誹謗罪嫌。又如言論內容是針對監督政府、或與公共事務相關,則有較大的容錯空間。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判決涉及的就是事實性言論,因為行為人敘述的是一個客觀上可以查證真假的事件,透過社群媒體發表的事實性言論,法官認為發表人要有較高的查證義務。
在社群媒體左右人們認知下,妨害名譽是否該除罪化?
話雖如此,但實務的運作上是妨害名譽案件的起訴率偏低,縱使法官判有罪但刑度也不高,顯少因為妨害名譽而必須入監服刑的狀況。而地檢署與法院面對如潮水般湧來的詐欺案件,即產生妨害名譽是否應除罪化的議題,只以民事求償即足。
但民事訴訟必須特定被告的真實身分,除非是公眾人物,又或者在網路上揭露自己的基本資料,否則一般民眾實難特定網路上匿名者的真實身分。甚至多數主流社群媒體來自外國公司,只有重大犯罪案件、詐騙、兒少保護等案件,外國公司才願提供用戶資料給執法單位。這些客觀因素都加深單純以民事訴訟主張權利的難度
隨著社群媒體的發展,人們透過接觸到的訊息已經不是來自四面八方、不同角度及立場,而是透過大數據計算出個人喜好、傾向,而推播投其所好的同溫層資訊,這不僅造就詐騙的溫床,也讓人對知名人士的信任度,轉化為對資訊或消息的相信度。如果知名人士提供的消息非真,且有損他人名譽,確實將造成被害人名譽難以回復。
再者,許多人都會購過網路建立個人品牌,進而超級在意網路上的評價,這點就成為有心人士可運用之處。筆者就見過病患在網路上批評醫師的治療內容,而許多網民在不明所以下,群起對醫師圍剿、影響醫師信譽,而究其原因竟是認為醫療費用太高、希望退費;甚至還有散佈不實訊息,影響他人公司信譽,藉此要求高額的網路下架費等等。
網路上的妨害名譽已經不是單單的損害名譽,也更具有其深層的背後目的性。
而根據德國之聲在2019年的報導,德國聯邦訊息安全局的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一的德國網民都有過程為網路犯罪被害人的經歷,更有見解認為,應加強對網路霸凌、侮辱性言論、仇恨性言論的刑事責任。因此,在網路及社群媒體全面成為人們資訊的主要來源時,網路上的言論或評價,實已左右了人們認知的一切!
妨害名譽漸被限縮,檢察官起訴、法官判刑也日趨困難,則被害人還能做什麼?
網路上的言論或負評,往往在短時間內,就會引發喧然大波、造成企業形象或個人品牌的立即減損。以本件判決為例,案發時間是在111年,但至今才判決定讞,距案發當時已有三年多的時間。試問,有哪個企業或品牌,能默默等待三年多後,才能重建形象?
因此,面對網路上的不實言論或負評,往往不是直接透過法律爭取公道,而必須結合法律與公關危機的角度,先行確認終極戰略目標為何?並在法律上站得住腳的前提下,擬定應對網路上的不實言論的策略,及是否利用法律程序的評估,講求在最短時間內,降低不實言論所造成的傷害!畢竟企業還要營運、個人品牌也要維繫,而這些背後帶來的,不僅僅是名譽的損害,更是商譽或信任流失所失去的經濟效益!
布魯斯威利近況曝光!失語症惡化「不記得自己是明星」妻子含淚送專業機構照護
離岸風電喊卡!認賠724億...成本飆2倍撐不住 三菱商事宣布退出3大風場
老AI利多不漲?投信重殺緯創7.8萬張、廣達也受難 東元強漲33%遭結帳9.4億
老牌電子股衝刺!「它」AI布局拉動營收 投信8月豪砸44億加碼逾3萬張
第一金人壽連踩2紅線!利率決策、契撤疏失共挨罰180萬
連3度配0.04元!外資8月買近6萬張00940 錢撒向0056、00919等「6檔高股息ETF」
李四川進一步表態了?「民調第一就承擔」明年三月辭官參選也來得及
北所槍決場傳靈異!菩薩像驚現「七孔滲血」 夜班員警嚇喊:別亂看牢房
距台不到100海里!菲律賓前線作戰基地啟用 司令:能快速應對安全與天災
ABF需求爆發!「這檔」宣布加碼24億投資泰國廠 小摩力挺喊優於大盤:目標價「這數字」
死前徵兆?川普手部大面積瘀清被疑「僅半年壽命」 白宮曝實際病因
CPBL/味全龍大巨蛋首滿場震驚葉總:期待動力火車 中職場均觀眾首破萬
全球強震「進入活躍期」?氣象署警告:台灣50年內6.5以上地震機率達99%
走路10分鐘內算「捷運宅」?網吐槽:都快走到下一站了
桃園透天厝惡火奪5命!母子與親友4童葬火海 教育局回應了
搶食ASIC百億商機!「這檔」加入輝達NVLink生態系…市場看好Q3雙位數季增 股價狂漲11.8%
柯建銘不退賴清德領導威信將不再 他分析賴最後「殺招」恐逼柯建銘「魚死網破」
新房一定要砸錢裝潢?他問「直接入住可行嗎」 網全點頭:可以省超多
八三夭高雄開唱驚險連環爆!鼓手血染舞台仍打到底 團長跛腳撐完全場
川普關稅遇挫別高興太早!法院裁定多數違法 但恐只適用訴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