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黃國昌的「狗仔門」

發布時間:2025/10/2 18:30

主筆/單厚之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與民進黨為了「狗仔門」連日互相攻擊,黃國昌坦承自己的「吹哨者協會」曾與《菱傳媒》合作後,《菱傳媒》隨即宣布收攤。至於黃國昌究竟是否真的聘請「狗仔」,則像是羅生門,至今仍未有明確證據,但其中引發的諸多政媒分際問題,仍舊值得探討。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與民進黨為了「狗仔門」連日互相攻擊,引發諸多政媒分際問題。(圖/資料照)

過去這幾年,已經出現過多起政治人物被拍的重大事件,其中有些是烏龍,像是陳時中與女醫師餐敘,有些則引發了後續的效應,像是前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的公務車爭議等等,但至今並無法確定是否與黃國昌或吹哨者協會有關,或是哪些與黃國昌有關。若全部都推給黃國昌,等於將一切都當成政治鬥爭,既不公允,也讓當事人免於承擔政治責任。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當年《壹週刊》、《蘋果日報》來台之後,狗仔就成為新聞的正常類別,但由媒體發動或由政客發動,確有根本的不同。媒體既然是「第四權」,理論上是要監督其他三權的,即便黃國昌卸下了立委、王義川還沒當上立委,也仍舊是政治人物,仍舊是媒體監督的對象。

政治人物要用隱私攻擊政敵,可以自己雇偵信社,自己承擔刑事上的風險,卻不能找現職的記者參與此事,若雙方之間有雇傭關係或金錢往來,就更談不上是「合作」了。至今沒有證據證明黃國昌有聘狗仔,但若真的有,無論黃國昌當時有無立委身份,都是超越了政媒之間應有的底限,即便未必有刑事的責任,也是道德的重大瑕疵。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說有圖有真相,但一般的揭弊是針對「事」,而狗仔跟監則是針對「人」,無論用偵信社或狗仔,多數情況下都不是正常的揭弊手段。

黃國昌有沒有用狗仔並不確定,但黃國昌自己承認有和《菱傳媒》等媒體合作,而且「為善不欲人知」,把功勞都讓給了媒體。《菱傳媒》前總編輯則聲稱,黃國昌當初提供的錯誤資訊一堆,都是記者花時間仔細查證的結果,還說出「垃圾人攬功」的重話。

媒體本來就必須靠著與採訪對象的互動,才能取得消息,但政客一向只有「為惡不欲人知」,從來沒有「為善不欲人知」的。政客把自己從事件中摘出去,一方面是把所有的(人身安全、烏龍爆料等)風險都由媒體承擔,另一方面則是藉此隱藏自己的真實目的或利益。

正常的情況下,媒體只有在保護爆料者安全的情況下,才會隱匿爆料者的信息,完全跟著訊息提供者的線索去查新聞,則很容易成為他人的工具。《菱傳媒》之所以收攤,有很大一部份因素也是老闆買了媒體,結果發現竟然是別人的刀,哪個老闆願意當這種冤大頭?

從黃國昌與《菱傳媒》以及前中央社記者謝幸恩角色來看,黃國昌與《菱傳媒》的合作應該不只有台中105號碼頭一案,而是經常可以透過《菱傳媒》和之前的《民報》,釋出自己想要釋出的訊息,這已經與揭弊或吹哨無關,而是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專用」媒體。

不管黃國昌是否真聘請狗仔,單單與媒體這樣的「合作」模式,就應該受到譴責,其中媒體本身的墮落、讓這種病態現象能夠存在,應該佔較大的責任,但長期參與社運、標榜進步形象的黃國昌,也同樣該受到譴責。

必然有些人會以媒體大環境來合理化此事,包括民進黨政府每年編列大量宣傳預算給媒體甚至文化界,媒體藍綠兩極化越來越嚴重等等,但綠媒攻擊藍營、藍營攻擊綠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黃國昌與媒體的合作則更加隱諱,讓人難以察覺、無從究責。媒體大環境再糟,都不是合理化成為政客工具的理由。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