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一12~週二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熱到像烤箱!全台最高溫總是內湖原因曝光 專家籲因應減緩

發布時間:2025/10/6 10:48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指出,這是多個原因才會導致全台最熱最落在內湖。(翻攝自中央氣象署官網)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指出,這是多個原因才會導致全台最熱最落在內湖。(翻攝自中央氣象署官網)

圖文/鏡週刊

雙北等7縣市亮高溫燈號,其中台北內湖測站屢次測出的高溫居台灣之首!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指出,這是多個原因才會導致全台最熱最落在內湖,提醒高溫加劇、延時加長的狀況正在台灣多地惡化與漫延,值得關注並因應減緩。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得恩今(6日)於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提及近日台灣高溫炎熱,昨(5日)最高溫為台北內湖38度、4日內湖為次高溫、37.9度。他分析,近日環境是太平洋高壓持續西伸,穩定下沉增溫,加上前兩天麥德姆颱風將環境水氣帶走,雲少風清,白天太陽加熱將會非常有效率;加上,台北市在熱島效應加持下,熱空氣難以揮散、熱氣不斷累積。

林得恩表示,撇除架設在內湖高工的氣象觀測站儀器異常的原因,以及觀測站位置影響下,地表多為柏油路與建築反照,測站位置本身就可能放大了熱島效應的實測值之外,造成內湖全台最熱還有4個可能原因,「台北地形盆地效應發酵」「高密度都市化與人工熱源」「缺乏有效綠帶通風廊道」「水氣多、相對濕度高」。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得恩分析,內湖位於台北盆地東北角低窪區,四周被山包圍,白天太陽輻射使地面加熱,暖空氣上升後被山勢阻擋,熱氣難散,不易形成風場交換;加上,夜間冷卻效率差,熱氣滯留,常易形成「熱窪地」效應。而內湖科技園區、東湖住宅區建築密度極高,大量混凝土與柏油路面蓄熱,白天吸收太陽輻射,夜間釋放能量,加上,企業、冷氣、車流等產生大量廢熱排放,持續加劇升溫,「人為熱島效應」遠遠甚於周邊山區。

台北規劃中的主要「通風廊道」,多集中在淡水河至基隆河沿線。內湖區中段被大型建築與道路阻風,難以形成東北季風或海風的導入,使得原先預期穿流降溫作用的氣流通道阻塞,熱氣聚集、風速不強,儲熱加速、散熱不易。至於內湖靠近基隆河、內溝溪、圓覺寺溪,地表蒸發旺盛;暖季午後對流旺盛、水氣聚積,體感溫度通常也會比觀測數據來的更高。「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高溫加劇及延時加長的狀況,正在臺灣多地加速惡化與漫延當中,值得持續關注,並因應減緩。」

 

 


更多鏡週刊報導
中秋節防危險級紫外線「明水氣略增」 哈隆颱風增強大迴轉
「北所就是人畜共生的環境」 陳佩琪:可怕住民把人嚇倒退3步
普丁拋「延長核武管控條約」 川普:對我來說是個好主意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