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一12~週二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7成癌友怕家屬壓力更勝化療! 醫揭3大「愛的陷阱」:陪伴對了,才有真正力量

發布時間:2025/10/6 12:10

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享,家屬最常落入的3大「愛的陷阱」,提醒家屬不要讓愛變成一把「看不見的刀」。(翻攝自pexels)
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享,家屬最常落入的3大「愛的陷阱」,提醒家屬不要讓愛變成一把「看不見的刀」。(翻攝自pexels)

圖文/鏡週刊

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在臉書分享,根據研究,有7成的癌症患者最難以忍受的,往往不是化療副作用,而是來自家人的壓力。廖醫師坦言,他見過病患在藥物的折磨下形容憔悴,又被家人的焦慮和期待逼到喘不過氣;他在影片中分享家屬最常落入的3大「愛的陷阱」,提醒家屬不要讓愛變成一把「看不見的刀」,甚至影響治療成效。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廖繼鼎指出,他曾經聽病人說:「如果可以選擇,我寧可再打一次化療,也不要每天聽家人碎碎唸。」他強調,家屬若方式不當,愛可能反而成為病人的壓力源。根據他多年臨床經驗與研究,他在影片中分享家屬最常落入的3大「愛的陷阱」:

  1. 心理陷阱:家屬將焦慮偽裝成關心,忽略病人的真實感受。
  2. 行動陷阱:過多的善意干預可能影響治療方向或延誤正確療程。
  3. 自我陷阱:照顧者忽略自身健康,長久高負荷容易自己先倒下崩潰。

廖醫師提到,一例乳癌患者在化療後,吃不下,拒絕女兒燉的雞湯,她後來難過說:「我不怕死,只怕看到女兒失望的臉。」他指出,研究顯示超過7成的癌症患者認為,家屬施加的壓力比化療更難承受。據2022年《精神腫瘤學》期刊指出,這樣的焦慮是有毒的,焦慮愈高,可能使病人的痛苦、疲憊感加劇。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也舉出一例肺癌患者的案例,原本為高機率可治癒的M0期,但因家屬害怕化療副作用,安排父親嘗試高價草藥與免疫針,反而延誤治療,最終演變為只能控制病況的M1期。廖醫師提醒,治療決策需先釐清目標:在M0期應積極治癒、在M1期則以提升生活品質為主,過度保護或過度治療都可能適得其反。

此外,廖繼鼎強調,照顧者自身的健康更不可忽視,他指出,有照顧者因連續在醫院守夜,忘了服藥或休息,反而因腦中風倒下;他建議家屬建立輪班制度,每天至少有4到6小時連續睡眠,每週要有1天完全離開醫院,並善用社工、心理師等外部支援資源。

廖醫師強調,「抗癌不是比速度,而是比方向。陪伴對了,才有真正的力量。」


更多鏡週刊報導
漢堡超人出動!花蓮災區溫暖炸裂 「狂產950份仍不夠」老闆親鞠躬喊抱歉:好多人拿不到
賴清德再赴光復災區 地方怒轟徐榛蔚、傅崐萁「甩鍋中央」:搞不清楚狀況
被財神眷顧的超商!7-8月發票開出「1200萬獎金」 地點曝光了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