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一12~週二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林楚茵 王瑞德 陳柏惟 周偉航【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1020

察覺老妻常健忘有異!夫陪伴四處就醫 終能就近接受新藥治療

發布時間:2025/10/20 13:00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住在中部的七十多歲王太太約兩年前開始出現健忘的情況,常常上午交代的事情,下午就忘記,甚至否認曾經說過,王先生察覺異常後,帶著妻子四處求診,先後到訪北部與中部多家醫院,最終確診為輕度阿茲海默症。

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部長楊鈞百醫師 ,可採用一款針對β類澱粉蛋白的單株抗體藥物(樂意保 Lecanemab)作為治療選項,由於需每兩週施打一劑、持續約十八個月,長途往返對高齡患者及其家屬而言,是龐大的體力與心理負擔,如今就近治療,讓家屬大大鬆了一口氣。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阿茲海默症傳統藥物不能治本 新藥結合清除斑塊並預防生成

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部長楊鈞百醫師表示,阿茲海默症傳統藥物主要作用在改善記憶、專注或行為等認知行為症狀,卻無法阻止病程退化。相比之下,該藥物屬於新一代β類澱粉蛋白單株抗體,其最大突破在於能直接針對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根源──β類澱粉蛋白沉積,不僅能清除腦內已存在的不可溶斑塊(plaque),還能專一性結合並清除游離的原纖維(protofibrils)與早期聚集體,降低累積並預防新斑塊生成。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藥減緩病程惡化、為病人爭取時間

楊鈞百醫師指出,該藥物屬於改善阿茲海默症病程的新型治療(Disease-modifying therapy,DMT),已在部分國家獲准使用,臨床研究顯示,可讓病程惡化的速度平均減緩27%,換算下來,患者可比原先多爭取約三年的清楚時間。

對王先生來說,這三年不只是數字,而是妻子每天還能做算盤、抄短文,或清晨去廟裡誦經的時光。對病人而言,這也代表能維持生活自理與維護個人尊嚴之象徵。

使用新藥需在用藥前、中進行檢查 期能健保給付嘉惠病友

在接受此類抗體治療前,患者需透過正子斷層或腦脊髓液檢查,確認腦內是否存在β類澱粉蛋白堆積,並以核磁共振(MRI)排除其他病變。療程中,醫師會依患者體重調整劑量,並持續監測神經狀況與影像檢查,以確保治療安全。常見副作用包括發燒、紅疹或搔癢,多可透過退燒藥或抗過敏藥物緩解;較需注意的則是腦水腫或微小出血。因此需於第5、7、14次施打前安排MRI檢查,確保治療過程的安全性。

樂意保目前尚未納入健保給付,患者需自費治療,對患者家庭而言仍是一大經濟負擔。楊鈞百醫師指出,若未來藥物能列入健保,讓更多患者受惠,將有效減輕家庭與社會的照護壓力。

【延伸閱讀】

新一代阿茲海默症用藥登台 早期評估介入成治療趨勢

失憶、健忘是罹患阿茲海默症? 新研究:血液檢測準確率達90%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5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