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六12~週日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麥玉珍的鬧劇看出民眾黨地方經營困局:兩年條款能換到幾個百里侯戰將?

發布時間:2025/10/26 07:00

記者方炳超/特稿

民眾黨立委麥玉珍最近鬧出風波,因為想要參與2026選舉,而辭去南投黨部主委職務,傳出打算選台中市議員的麥玉珍,鎖定已有潛在人選的北屯區,甚至還對媒體喊出只接受徵召、若要經過初選就不選的喊話。消息一出,地方怨聲載道,據聞地方對此略有微詞,台中市黨部主委陳清龍先前受訪時就說「麥玉珍並未主動表達參選意願」,而如此不按牌理出牌的做法,不僅打亂地方佈局,也讓地方感受到被「突襲」。

麥玉珍。(圖/資料照)

麥玉珍個人爆衝讓人傻眼,但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個人問題,這場風波也能看到民眾黨兩年條款的這項實驗只能用潰敗來形容。民眾黨在2024年大選前,就宣示不分區立委將實行兩年條款,據指出時任黨魁柯文哲當時的美好規劃,第一波的八人中將在前兩年的立法院問政與經營地方責任區的過程中逐步累積經驗,隨後在2026年地方大選中,轉戰地方首長選舉。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兩年過去,扣除年初因「壯世代」相關案件而被迫退場的前立委吳春城,現存前7位將在明年2月離職的立委,真正有意挑戰縣市首長的不過兩人,即明確表態要參選新北市長的現任黨魁黃國昌,還有還在彰化縣、嘉義市間游移未決的張啓楷。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兩年條款的成果,並非縣市長候選人遍地開花,而是準備參選者屈指可數。若未來藍白合作成形,實際能印上縣市長選舉選票的民眾黨退役不分區立委,恐怕只會更少。甚至更慘的,民眾黨這些卸任立委還要「降維打擊」選議員,甚至還想靠「徵召」方式參賽熱門選區,這究竟是否是對自己地方經營兩年成果的不自信?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回過頭來,該看看問題出在哪裡。首先,在當初不分區提名名單考量上,或許就沒把能戰地方的人選都納入、排入第一批的安全名單,當年挑進來的第一批安全名單,有哪些人是有從政經驗,又有哪些人是有地方扎實的根基?前八席立委當中,只有三人當過民代,其餘都是政治素人,這樣的組合或許能在國會中提供專業形象,但在地方經營與選戰動員上,明顯力有未逮。

其次,「兩年就能培養地方戰力」的假設,從一開始就不切實際。政治經營不是沖泡即溶咖啡,一沖就熟。兩年條款造成責任區的立委每兩年就更替一位,地方關係尚未建立,人就換掉,這樣還能奢望這些立委經營得多深入?民眾黨長期陸戰能量薄弱、組織鬆散、人脈不足,兩年內既要學習國會運作,又要經營地方,結果自然事倍功半,存有這樣的幻想,真是有如天方夜譚。

回顧2020年那屆五位不分區立委,投入2022年地方首長選戰的僅有兩人,以成績單看,推二上一很了不起,但細究結果,高虹安是因柯文哲本命區效應,加上地方藍營實際相挺而過關,屬於特例,賴香伶的得票則是還有很大努力空間。而歷來其他地方首長選戰或補選,民眾黨的得票率都相當掙扎,從縣市長、鄉鎮市長選舉等等,民眾黨首長參選史,只有一個慘字形容,讓人不禁要問,這些立委真的是可以在當兩年立委之後,就可以出去開疆闢土嗎?

過去的承諾該履行,該信守兩年承諾必須遵守,但在未來,民眾黨是不是還要繼續採用兩年條款?這是未來民眾黨該去思考的方向,若民眾黨在未來選戰,仍執意沿用兩年條款,只會讓立委任期淪為「兩年學習、學完離職」的循環,對國會問政表現恐很難更加深入,對於地方經營也會淪於淺碟,請記住,基層經營需要時間與耐性。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