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日12~週一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林楚茵 陳柏惟 周偉航 馬郁雯【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1103

傷口照護學問多 醫師解析8種常見急、慢性傷口照護重點

發布時間:2025/11/2 17:17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傷口的成因很多,有急性的擦挫傷、撕裂傷或燒燙傷,也有一直不易癒合的慢性潰瘍。傷口治療有一定的基本原則,但面對各種原因產生的傷口,處置上就有更細緻的差異。

傷口照護錯誤觀念多 避免潮濕搭配藥膏人工敷料可加速癒合

過去有很多錯誤的傷口照護觀念,例如要讓傷口通風乾燥、讓傷口結痂、用刺激性的酒精或藥水消毒傷口等等,這些錯誤觀念不僅讓每次換藥都痛不欲生,更讓傷口延遲癒合。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整形外科主治醫師羅世倫醫師指出,目前的研究發現,讓傷口處於微潮濕的環境下,搭配抗生素藥膏或適合的人工敷料、避免傷口的感染,更能加速傷口的癒合。適當地清除傷口表面的壞死與痂皮組織,也能提供更好的表皮再生環境。

急性傷口處置關鍵是檢視背後的原因 4種常見傷口處理一次了解

日常生活中難免受傷,但受傷後如何處置要看背後的原因,羅世倫醫師列舉4個常見的傷口狀況和處理方式: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 小範圍表淺擦傷

如果傷口沒有深及皮下組織,可以每天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觀察組織液與分泌物的狀況,是否有伴隨紅腫熱痛等發炎、感染症狀。

  • 在骯髒的環境受傷

例如路上摔車「犁田」、滑倒跌落水溝等等,必須考慮使用抗生素藥膏治療傷口,避免傷口感染惡化。羅世倫醫師也指出,必須依據傷口分泌物的多寡,選擇不一樣的人工敷料照顧傷口。

分泌物量很多會優先考慮使用泡棉類的高吸收性敷料、分泌物量不多且沒有感染的狀況才會建議使用傳統的人工皮照顧傷口。

  • 割傷或撕裂傷

這類傷口會優先清創和縫合,不然傷口癒合時間會延長,也可能留疤。但如果是傷口很「髒」的撕裂傷,例如動物咬傷、有感染風險,就會考慮延遲性縫合,避免感染情況加劇。

  • 燒燙傷

燒燙傷會先評估受傷深度來決定治療方式。一度與淺二度的燙傷,原則上使用基本的傷口換藥方式都會改善,但是深二度至三度以上的燒燙傷就需要清創甚至植皮手術來治療傷口。

慢性傷口難癒合跟血管或慢性病有關  解決背後原因才會真的改善

慢性傷口或癒合不良的傷口,要了解傷口生成的潛在原因,例如血糖過高、血循不良、組織壞死、感染或惡性腫瘤。羅世倫醫師表示,慢性傷口最常見的包括糖尿病足、靜脈潰瘍、動脈潰瘍與壓瘡。

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不好,會造成周邊神經病變、小血管病變與與感染難以控制,所以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對於治療慢性傷口至關重要;血循不良的慢性傷口則分成靜脈潰瘍與動脈潰瘍。

動脈潰瘍是因為周邊動脈硬化或動脈血栓阻塞,可以使用抗凝血劑,遠紅外線儀照射暢通阻塞血管、改善動脈潰瘍的問題。而靜脈潰瘍的主因有靜脈回流不全、靜脈栓塞或靜脈曲張。

用手術清除長期慢性傷口 更要避免長時間壓迫傷口

羅世倫醫師說明,用手術清除長期慢性傷口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用意是幫助創造較佳的癒合環境。面對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的傷口難癒,可以使用藥物改善回流、清除靜脈血栓、長期使用壓力襪治療靜脈曲張來解決。

羅世倫醫師近一步解釋,壓瘡會發生在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的病人身上,因為神經感覺受損或在無法自主改變姿勢下,導致皮膚長時間受到壓迫產生傷口。這類型傷口在嚴重時,皮膚下的傷口範圍常比表皮的傷口來得更廣、十分難照顧。幫病人翻身改變姿勢,減少傷口壓迫是必要的作法。

傷口型態和成因千變萬化 有疑問一定要尋求醫師處理

傷口的成因五花八門,任何外用內服的治療也都影響傷口癒合的速度。此外,很多因素都會讓傷口一直好不起來,所以羅世倫醫師提醒,不要使用偏方治療傷口,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才是上策。

【延伸閱讀】

看懂你的傷口 醫師親授敷料挑選指南

傷口照顧千萬別馬虎! 返家照護、敷料選擇、除疤撇步一次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5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