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大家都是好朋友的世界不復存在! 德國在台協會處長:世界各國需思考「能源獨立」

發布時間:2025/11/19 16:50

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

能源問題不僅關乎國家的經濟發展,還涉及國家的安全與生存。在戰爭和地緣政治威脅的背景下,能源不再只是必須品,更與國家的戰略目標密切相連。《人間魚詩生活誌》今(19)日舉辦「能源獨立與國家韌性」邀請各國政要、核能專家、美軍退役將領、軍事專家分析並交流全球現今面臨的能源挑戰。

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狄嘉信直言,「大家都是好朋友的世界已經不存在了」,世界各國都應該思考能源獨立的問題。(圖/記者盧逸峰攝)

德國在2023年實現非核家園,比台灣還早上兩年。然而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狄嘉信指出,德國發電用的天然氣原料原先大部分都是從俄國採購,卻因烏俄戰爭爆發,導致俄羅斯將德國的「依賴」變成「武器」,反而成為俄羅斯勒索的目標。狄嘉信直言,「大家都是好朋友的世界已經不存在了」,世界各國都應該思考能源獨立的問題。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狄嘉信透露,德國是目前歐洲最大力支持烏克蘭的國家,然而德國停止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之後,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來換取替代能源,能源的價格也因此大漲。

狄嘉信也認為,從車諾比事件、福島核災都證明了核能不是安全的,他更舉出烏俄戰爭為例,如果俄軍炸掉烏克蘭的核電廠,後果不堪設想;而核電廠發電需冷卻水,法國卻有一處核電廠因為缺水導致核電廠無法冷卻、影響運作,而且大家都不希望核電廠蓋在自家附近、還沒有地方儲存廢棄物,這些都是核能的缺點。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狄嘉信坦言,隨著烏俄戰爭爆發,德國國內也曾討論是否要廢止停用核電的決定,因為在戰爭期間讓核電廠除役,連帶造成燃料價格飆高。他舉出一個關鍵是德國預計10年後再生能源比例要提高到8成,如果要蓋核電廠,也需要至少10年才能開始發電,已經趕不上再生能源發電普及。

提起「能源獨立」的主張,狄嘉信舉例,風力或是太陽能不用像是天然氣一樣要依賴進口,天然氣發電也可以成為調節再生能源消長的角色,並建立儲存的設備,就是完整的能源備用方案。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