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危險的迷思!服藥後喝酒「隔2小時也沒用」 藥師示警:嚴重恐引發休克

發布時間:2025/11/24 20:26

實習記者呂洪瑋/綜合報導

不少民眾都有吃藥要避免飲酒的觀念,但部分人會誤以為服藥與飲酒只要「相隔2小時」就沒問題,但藥師提醒,此觀念是危險的迷思,藥物與酒精即使相隔數小時仍可能在體內產生交互作用,輕則副作用加劇,嚴重恐引發休克。

藥師提醒,此觀念是危險的迷思,藥物與酒精即使相隔數小時仍可能在體內產生交互作用,輕則副作用加劇,嚴重恐引發休克。(示意圖/unsplash)

藥師洪正憲近日在臉書專頁「藥師洪正憲-藥就趁憲在」指出,「藥和酒間隔2小時就安全」的想法是常見的危險迷思,實際上,藥物在體內可能停留數小時到數天,而酒精在體內的半衰期約4至5小時,即使錯開飲酒與服藥時間,多數情況下兩者仍會在體內相遇,導致藥效失衡或副作用加劇等不可預期的交互作用。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進一步說明,若藥物與酒精同時作用於身體,可能引發各類危險反應:

1. 鎮靜安眠與抗憂鬱藥物:與酒精併用會抑制中樞神經,恐造成極度嗜睡、反應變慢,嚴重時甚至呼吸抑制或昏迷。
2. 止痛藥:普拿疼遇酒會增加肝臟負擔,NSAIDs類藥物則提高胃出血與胃潰瘍風險。
3. 慢性病藥物:降血糖藥搭配酒精可能誘發低血糖;抗凝血劑如warfarin則容易提高出血風險。
4. 抗生素:metronidazole與部分頭孢菌素會與酒精會產生「類戒酒反應」,症狀包括臉紅、心悸、噁心,嚴重者恐發生休克。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安全間隔時間,洪正憲建議至少間隔12小時才較保險;若使用像disulfiram(戒酒錠)這類特殊藥物,即便停藥後兩週也不能碰酒。

他強調,最安全的作法就是「用藥期間完全避免飲酒」。若本身有習慣性飲酒,務必主動告知醫師或藥師,才能確保用藥安全,避免因交互作用造成嚴重後果。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