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1/26 21:44
記者蔡曉容/綜合報導
在討論如何透過日常行為減少碳排時,民眾往往第一時間想到回收、少開車或換節能家電。然而,《美聯社》報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Nexus)近期的研究「人們如何看待各種行為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卻揭露一項出乎意料的結果:多數受試者明顯低估了養狗對環境的影響,原來毛孩的日常,也與碳排放存在某種程度的連結。
研究團隊指出,一般民眾往往高估回收、節能燈泡等低影響行為對氣候的影響,卻低估了一些相對高影響的選擇,例如搭乘飛機、飲食中的肉類比例,甚至是是否飼養肉食性寵物。專家解釋,這是「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差別:回收是每天都看得到的動作,容易讓人覺得重要;但碳排放本身看不見,像寵物食物的肉類生產、畜牧業背後的土地使用等環節,便常被忽略。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美國,狗的飲食確實依賴大量肉類,而肉類生產在全球碳排中占有一定比重,但研究者也提醒,大眾不需因為這項結果感到焦慮或罪惡。「這不是要告訴任何人不要養狗,而是讓人們更全面理解日常行為的環境連動性。」許多飼主其實已在調整方式,例如選擇較低碳的蛋白質來源(如火雞或海鮮)、減少牛肉成份、或使用加工副產品來源的飼料,而非人類食用級的肉品。此外,寵物的存在也可能帶來正向效果,例如促進人們步行、增加與社區互動,或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關注,這些都是難以量化、卻同樣重要的環境價值。
研究結論指出,人們對氣候行為的認知本就存在落差,而提供更清楚的資訊能讓多數人願意調整習慣,無論是改變飲食、少搭飛機,或在可能的情況下降低寵物相關的環境足跡。關注氣候與環保議題的非營利獨立媒體機構Grist副主編Claire Elise Thompson認為,討論寵物與氣候的關係並非要削弱人與動物的情感,而是希望讓大眾理解:氣候行動不必是犧牲,更多時候是「多了解一點、多調整一點」。面對日益複雜的氣候挑戰,從毛孩的食盆到我們的日常,或許都能成為開啟環境意識的契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黨魁辯論聚焦「台灣有事」日中外交風波! 高市早苗引《舊金山和約》:日本「無立場」認定台灣地位
今彩539開獎囉!600萬元頭獎狂開4注 獎落桃園、台中、台南
BDI指數走揚點火散裝航運!新興放量2萬張漲近半根 自營商出手搶貨
AI浪潮持續推升鴻海...長老出清近2385張提款5.3億元 再倒貨「這檔」成熟製程廠抱走近4.8億元
剛出生男嬰被從11樓推下!台中小媽媽疑跟前男友吵架失控 中檢依殺人罪起訴
牙買加國寶「雷鬼樂傳奇」吉米克里夫病逝!享壽81歲 妻子IG心痛曝死因
涉外人士評黃國昌訪日會見只是過水 許甫:為攻擊政敵連日本國會議員都冒犯?
賴清德拋2027武統晚間府急滅火 民眾黨轟:販賣恐懼治國的總統如何守台灣安全?
PCB扛不住了?市場傳「這檔指標股」利空…連跌4日摔12%登弱勢股王 「它」也慘重挫網哀:沒救了嗎
香港大埔宏福苑還在燒!惡火已奪13命 37歲消防員「失聯半小時」殉職
養狗也會影響氣候變遷? 美國研究:多數人沒想到的環境足跡
中國民企推新型高超音速導彈!宣傳片模擬攻擊日本目標 中日緊張再升級
小兒鐵了心下殺?「這檔」遭三大法人合計出清2.6萬張…投信、自營商進場救 它也恐利多出盡?
蓋科技園區、培訓人才換取川普降低關稅? 台美貿易談判可能條件曝光
「173叫車」惡狼運將爬後座性侵、強拍裸照 反控女乘客「想抵車資」…遭重判8年
尾盤撿便宜?「這檔記憶體」重挫反被三大法人買超2.2萬張 外資、投信、自營商都搶「它」
Q3獲利暴增近400%!「PCB大廠」再飆漲停炸出16億成交額 近7千人排隊等進場
林宜瑾涉詐領助理費「剩1次說明機會」 廉政會做2決議:太多人用請假拖延
AI玩具市場規模逼近1兆!這原因恐助長綁架詐騙 外媒示警可愛背後隱憂
葫蘆裡賣什麼藥?外資又變心砍倉力積電3萬張 大吃00940豆腐...「這檔」淌血9天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