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千禧世代被3大壓力推向「集體焦慮潮」!買房年齡破40、房價所得比9.68

發布時間:2025/11/27 12:44

記者蔡曉容/綜合報導

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分析指出,千禧世代經常被貼上「晚婚、晚生、晚買房」標籤,深陷高物價、學貸與不穩定工作困境。但研究顯示,每個世代的實質收入都比上一代更好,只是增幅遠小於嬰兒潮世代,因此產生「努力有做、成果不如預期」的落差感。

千禧世代經常被貼上「晚婚、晚生、晚買房」標籤,深陷高物價、學貸與不穩定工作困境。(示意圖/Unsplash)

研究指出,嬰兒潮世代因女性大量投入職場,推升家庭總收入。但到千禧世代,母親本來就大多在工作,薪資成長成為家戶所得增長主要驅動力。雙薪家庭普遍,但托育、房租與生活開支持續上升,使年輕家庭即便兩份收入,也感覺難以跨越上一代的生活水平。報告指出,美國疫情後低薪族群薪資成長明顯,但中高收入白領反而停滯甚至倒退,引發強烈心理落差。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亦面臨相似情況。據《經濟日報》報導,2025年第1季台灣房價所得比來到9.68,台北市更是15.57。房價漲幅高於薪資,平均購屋年齡超過40歲,教育和育兒成本也逐漸攀升,使千禧世代覺得人生進度慢半拍,深感挫折。同時,真正的富裕階層靠房市與股市持續擴大財富,階級流動變得困難,讓一般上班族更感「努力也追不上」。

報導強調,千禧世代普遍並未走下坡,而是「變好的速度變慢」。大項支出如房貸、教育與醫療負擔沉重,壓過小型商品與科技用品變便宜所帶來的好處。專家指出,真正的不安源自期待落空,通往向上流動的道路比上一代更窄,即使生活尚稱穩定,也難以對未來充滿信心。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