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29 07:00
異動時間:2024/10/29 07:24
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台灣「實質」缺電、綠電不足嗎?或是,電網不能傳輸大量電力,以及有沒有從供電源頭,就「禁止核供」給新投資事業單位?這些一直是爭議話題。最近,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接受專訪時提到,台灣無法提供充足的綠電和水源,導致半導體業台積電(2330)被迫赴美投資,這才是出走主因。谷立言這番話,像是當眾扯掉政府的假面,這是說了大實話?或是有人說了謊言?
谷立言直言,「台灣沒辦法同時滿足未來半導體的需求,因為台灣半導體廠不僅面臨土地面積不足問題,在電力、水源、勞動力方面都不足,且有很多半導體客戶要求一定要由百分之百再生能源或綠能來製造,所以台灣一定沒辦法滿足這項需求。」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谷立言強調,半導體大廠去美國投資設廠,這不是「被強迫」的,是因為半導體業自己也認為,未來台灣能提供的環境資源也不足。谷立言最後提醒台灣民眾不必太擔心,指高階半導體業不會離開台灣,不要擔心被美國搶走。
谷立言是說真話,或是說假話?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象徵官方的AIT這樣說,象徵美國商業利益的台灣美國商會於發表2023年白皮書時,也曾講過台灣政府不喜歡聽的話。
台灣美國商會去年的白皮書,曾直指台灣政府在停止核能發電後,其替代的再生能源進度嚴重落後,台灣政府應該清楚說明並確保供電充足的具體藍圖。美國商會指出,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台灣大膽徹底改變其能源結構,於捨棄核能發電後,相關能源的開發進度,遠遠落後於當初的規畫。
行政院在最近一場院會後記者會回答記者的提問,證實台灣有「部分區域缺電」的現象。雖然強調台灣整體「不缺電」,但台灣北部用電已高於發電,供電不足。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近日證實,台電早從去年的用電計畫,已對投資與設置 IDC(資料中心)做出管制,凡是桃園以北 5000 瓩以上的投資計畫不核定供電,只能引導往中南部去,因為「中電北送」到桃園,就是嚴重瓶頸。
台電指出,北部用電需求高度仰賴南電和中電北送。以2023年為例,北部用電量931億度,但發電量只有750億度,供需差距高達200億度。台灣電力的考驗,很大的關卡之一就是「電網建設」,例如美國AI資料中心, 都找電廠旁邊設立,就是電網沒辦法輸送這麼大的電量。
問題是,不管台電引導到哪裏,最後就如同谷立言所說的,「台灣就是無法解決供電等諸多投資需求」,所以台積電才會接受赴美投資,他指這就是台灣半導體業赴美設廠的主因。
核電,在台灣一直是爭議話題。核能在國際,是不是綠能呢?美國核能總署認為核電是一種零排放的乾淨能源,歐盟的規章也把核能視為綠能的一種,但前提是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核廢料處置計畫。
核能發電不排放溫室氣體,相較於太陽能、風力發電等間歇性能源,可以全天候發電,成為產業發展最需要的穩定電力來源。如果政府、台電不要「舊核能」,政府總要給出「新能源」的具體規畫,總不能一直驅趕各企業在台灣投資發展的可能性,犧牲了台灣經濟成長。
行政院長卓榮泰最近接受訪問時透露,政府對於採用「新核能」,來因應半導體製造商對電力需求激增的情況,「政府的態度非常開放」。這句話,似乎重燃了台灣能源開發的生機。
如果把目光放向國際,許多國家正把希望放在第 4 代核電廠,例如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其概念來自核子潛艦的核反應器,體積小、成本低,可以透過自然對流冷卻來降溫。另外,還有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提及的「核融合」,都可能是「政府態度開放」下的選擇。
賴清德總統24日才親自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2次委員會議,他提到政府的戰略方向非常清晰,就是要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確保能源供應穩定與韌性。在會議上,賴總統說,最好的能源,就是節能,政府會逐步推動節約能源政策,鼓勵各行各業推動「深度節能」,不論是企業到醫院、學校到家庭,每一個人都要參與。
尚未「深度節能」挪出剩餘能源之前,半導體大廠已經赴美、赴日、赴德投資。不管谷立言是說真話,或是說了假話,實質把台灣的「護國神山」部分帶離台灣,「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但谷立言敢明白說出台灣無法提供充足的綠色電力,若沒有十足把握、沒有美方估算的數據,應該不會這樣輕言說出。
畢竟有了「護國神山」,國際與美國才會重視台灣的安危、台海的穩定。但是半導體與未來的AI產業,都是標準的用電大戶,也是未來台灣經濟發展的命脈,谷立言的「半導體業因缺電赴美投資」一番話,政府有必要對全民與企業說清楚。當政府在推動「深度節能」後,下一步要怎麼開發新電力?是否就是「新核能」?藍圖又是什麼?有必要給予清楚的交代。
記憶體買盤太瘋狂?華邦電「開盤緩撮」炸破22萬大量!南亞科緊追也破13萬張、反觀力積電臉黑了...
SiC真正飆股是他!漢磊、嘉晶遭下殺「它」卻被外資點讚…週漲幅噴30% 「這檔」也有料
台灣閃過「怪物等級」樺加沙!氣象專家吐關鍵原因 颱風中心今晚最靠近
快訊/台中26歲女清晨墜樓亡 母接噩耗悲痛認屍
無人可擋!《鬼滅之刃》電影再破影史紀錄 北美雙週票房破億
AI抱緊記憶體衝刺!台積電ADR翻黑沒影響?專家:「這族群」可望持續上漲
為中秋烤肉食材把關!衛生局抽驗白蝦仁揪出「殘留動物用藥」 這4件食品也被查出標示不符規定
不准蔣萬安赴上海雙城論壇破局 藍委議員批陸委會箝制地方政府
還能死貓跳?天弓四型飛彈步入量產「這檔」有望成贏家 喜提軍工大單
對道奇猛飆6K卻3度砸人! 美媒「滿頭問號」評鄧愷威:表現如雲霄飛車
大盤再挑戰2萬6?台積電、鴻海撐住了!反觀聯發科泛綠光...晶豪科跟這檔塑膠攻漲停
蘋果概念股新兵再添一?「這檔小金雞」轉型報捷…光學鍍膜有望進軍蘋果 業界分析:後市將看旺
強颱樺加沙威力增強!午後10縣市達停班、課標準 最新動向預測曝
還能繼續燒?「這檔軍工股」股價狂崩15.4%卻傳佳音 無人機新品搶攻明年下半年商機
AI伺服器需求暴增!這「PCB概念股」2天猛拉破10% 現沖噴5.1萬張登當沖王
台股Q4一路飆?聯準會降息行情「這5檔」展多頭攻勢 南亞科上週噴38%
強颱樺加沙還在長大!台鐵急宣布「南迴線」中午12點後停駛 這些車次都受影響
半導體飆太兇!華邦電、南亞科股價猛衝逾30% 「這檔」成交量暴增7倍列18檔注意股
強佔題材商機!「這檔」布局無人機、機器人行情…法人喊買進 目標價171元
鄭容和10週年巡演圓滿落幕 淚灑舞台與粉絲約定大巨蛋相見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