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32%對等關稅,還要繼續入美?

發布時間:2025/4/11 09:39

主筆/單厚之

美國總統川普9日突然宣佈將「對等關稅」暫緩90天,全球股市應聲反彈,台股大漲1608點、重新站回1萬9千點。雖然危機暫時解除,但未來的局勢卻更加渾沌,很多的影響已經回不去了。

美國總統川普跟財政部長班森特(左,Scott Bessent)、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圖/The White House X)

根據外媒的說法,川普之所以出現髮夾彎,是因為擔心對經濟的衝擊超出預期,可能導致美國經濟的衰退,未來這段時間,川普政府將和各國進行協商。川普的暫緩,只是將引信拉長了90天,而非拆除炸彈,接下來會如何要看各國談判的情況而定。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暫緩90天讓各國都喘了一口氣,各國有了更長的因應時間,但也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使得各國都有些尷尬。日本政府才剛決定要普發4~5萬日幣(約台幣9300~1.2萬)給國民,現在到底要不要做?行政院也提出要編列880億特別預算,現在該怎麼辦?原本的衝擊巨大,但也相對明確,現在一切都渾沌不明,要補那一塊都搞不清楚,預算怎麼編、怎麼審?

而民進黨念茲在茲的大罷免,被對等關稅的海嘯衝亂,即便民進黨始終不願放棄,即便現在暫緩90天,但整個社會氛圍和關注的焦點已經完全不同,要繼續硬撐還是果斷放棄,也是兩難。原本大罷免是架在國民黨脖子上的一把刀,如今卻有些割手了。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普這次的對等關稅原本就是無中生有,以貿易逆差除以進口該國產品總值再打對折當成稅率,根本是幼稚園級的算數,而且還被美國學者抓出貿易代表署搞錯係數,導致最終的數值膨脹了近4倍。但對川普的本意就是要搶劫世界各國,算式對錯根本不重要,否則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倫也不會說,各國可以「直接捐款給美國財政部」來解決問題了。

對川普來說,各國只要對美有逆差,就是不公平、不正義、偷了美國的錢,所以才會有那個幼稚園級的算式,要避免被美國制裁,就要投資美國、買美國更多的東西,來降低貿易逆差。即便90天後川普未必堅持這個算式,但基本邏輯和心態是不會變的。

台灣若依照2023年的對美貿易數據來計算,「對等關稅」只有29%,而2024年則增為32%。簡言之,只要你的競爭力高於美國,對美貿易的依存度越高,在川普的眼中就偷了美國越多的錢。從世界各國的角度來看,買美國貨降低逆差、避免美國報復,是短期必須採取的策略,但長期必然要開拓更多的市場、減少對美貿易的依存,才能降低風險。

川普短短幾天的髮夾彎,看似是暫時回到原點,但改變的世界格局和心態是回不去了。不管未來90天美國在談判中能得到多少好處,全球疑美的聲音只會越來越大,而不會越來越小。

即便股市重挫、行政院應對的手忙腳亂,賴清德昨天仍在民進黨中常會中說「脫中入北」是正面方向(所謂的「北」是指美國、日本、歐洲等北方國家)。但當川普連北方國家都一起殺的時候,台灣是要入哪一個「北」?是反制美國關稅的歐盟、加拿大的北,還是美國的北?台積電都已經入美了,仍舊換得32%關稅的結果,台灣還有什麼可以繼續入?如果全都入美了,台灣還剩下什麼?

對等關稅雖然暫緩90天,但對企業而言,這段日子會變得更加難熬,要不要減產、要不要繼續接訂單、要不要裁員、放無薪假,所有的事都進退兩難。在對政府缺乏信心的情況下,企業主很可能做出相對保守的決定,對台灣經濟的衝擊就會更大。

對賴政府而言,這90天的談判至為重要。從卓榮泰之前的「安心睡」到賴清德的「關稅從零談起」,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已經大打折扣,如果最終賴政府談出一個遠不如其他國家的條件,政府的威信就會跌到谷底。只是當川普以粗俗口吻說很多國家正在「Kiss my ass」的時候,賴清德還持續高喊「脫中入北」,人民對賴政府的期待,大概也回不去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