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觀察/國民黨捅國際婁子?一場納粹表演恐將牽動美台命運

發布時間:2025/4/17 07:00

記者吳家豪/特稿

民進黨新北市立委李坤城罷免案的領銜人、國民黨員宋建樑,近日因涉嫌「死人連署」遭新北地檢約談,移送複訊時竟身著納粹臂章、手持希特勒著作《我的奮鬥》,並當場比出納粹敬禮,引爆輿論譁然。對此,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卻慢半拍,直到當天下午才出面發表「堅決反對」的制式聲明,毫無止血力道。殊不知,這樁事件不僅冒犯德國、以色列,也直踩美國猶太金主的紅線,後座力恐怕才正要開始。

猶太人被送入集中營資料照片,2019年攝於波蘭奧斯威辛滅絕營,吳家豪攝

納粹究竟是如何誕生的?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經濟重創,在《凡爾賽條約》下不僅須繳納巨額賠款,還被迫割讓領土,百廢待舉。其背後推手,正是法國挾戰勝者姿態,趁機報復1870年普法戰爭失利之仇。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戰敗陰影籠罩全國,加上通膨惡化、物資匱乏,民眾對未來充滿絕望,渴望「讓德國再次偉大」的呼聲油然而生,強人政治遂有可乘之機,希特勒與納粹的崛起,可說是戰後失序社會的產物。

更早在一戰末期,德國名將魯登道夫便拋出「刀刺在背」理論,將戰敗責任歸咎於國內的猶太人與左派社會主義者,指控他們在戰時煽動革命、背叛國家。這番說法激起廣大民族主義者對猶太人的仇恨,也為日後納粹的迫害埋下種子。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希特勒掌權後展開大規模清算,數百萬猶太人被送入集中營僅為其中一環。光是臭名昭彰的奧斯威辛滅絕營,就奪走110萬條人命,換算下來每日平均屠殺近4000人。二戰戰火綿延6年,逾3000萬人死於烽火,與太平天國之亂並列人類史上最慘烈戰爭,這場悲劇,源自極端民族主義與人性惡意。

即便戰爭已過去近80年,創傷仍未癒合。猶太人歷經浩劫後獲得國際同情,終於在西亞建立以色列,而德國至今仍持續為納粹罪行向全球道歉。奧斯威辛的遺跡、「辛德勒的名單」等作品不斷提醒世人:這段歷史,不能遺忘。

納粹的代價不僅限於人命與國格,還重創德國學術。19世紀至20世紀初,德國哥廷根大學曾是世界學術重鎮,彷彿今日的美國哈佛、普林斯頓、英國劍橋合體。但因納粹迫害猶太裔學者,數千名頂尖教授逃往美國,促使全球科學重心從舊世界移往新大陸。

當今美國猶太社群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從華爾街金融圈、好萊塢影業,到矽谷科技公司與常春藤學術體系,無所不在。猶太人早已成為美國政治金流的幕後推手,無論共和或民主兩黨,都不敢輕忽其意志。

朱立倫恐怕未意識到,宋建樑的行徑已重創國民黨的國際觀感。台灣命運與美國綁在一線,這起事件若傳至美國猶太社群耳中,勢將引爆外交危機。德國在台協會與以色列駐台代表處已發出嚴厲聲明,就是最清楚的警訊:這種玩笑,台灣開不起。

此時正值中美貿易交鋒升溫,台灣焦頭爛額處理關稅議題,若再因此惹怒美國政界背後的猶太勢力,不僅恐影響對台政策,甚至可能引發比肩1979年台美斷交的外交後果。

順帶一提,當年主導台美斷交的美國國務卿季辛吉,正是一位逃離納粹德國、移民美國的猶太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