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民進黨政府帶頭發國難財

發布時間:2025/4/25 07:00

主筆/單厚之

行政院今(24)日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規模達到4100億。這個金額比原本政院宣稱的880億膨脹了接近5倍,其中不僅有虛胖還包含了各種夾帶,甚至是行政院帶頭「發國難財」,讓特別預算的未來充滿了更多的變數。

行政院今(24)日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規模達到4100億。(圖/行政院提供)

從川普宣佈對等關稅以來,政院宣稱要救經濟的預算規模一直都是880億元,結果政院掀牌之後,卻變成了4100億,而特別條例的名稱也不僅僅是經濟,還包括了「國土安全韌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檢視政院公布的預算內容,因應關稅衝擊的「經濟韌性」從政院原本宣稱的880億小幅增加930億,僅佔整個特別預算的1/4不到,而國土安全韌性卻達到1500億、社會支持面更達1670億。預算的主次顛倒,顯示民進黨政府並沒有把因應對等關稅的衝擊放在第一位,恐會讓業界相當的寒心。

賴清德就職以來不斷強調國安韌性,但無論國家安全或國土安全都是政府平時就該做的事,應該在每年的總預算中體現,沒有理由需要編列特別預算。難道現在是有什麼重大威脅國土安全的事件,需要編列特別預算才能因應嗎?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預算法》的規定,特別預算只有在「國防緊急設施或戰爭」、「國家經濟重大變故」、「重大災變」、「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這四個情況才能編列。川普關稅衝擊經濟,毫無疑問是「國家經濟重大變故」,但這上面有哪一項是「國土安全韌性」該編列1500億特別預算的理由?

同樣的,所謂的「社會支持」1670億,也不符合特別預算的條件。尤其其中又有總預算被刪除的補助台電1000億,又加了撥補健保200億、撥補勞保100億,把根本不急迫、不特別、已經被在野黨否決的事項,藉著國難一同夾帶,大發「國難財」,用心極其惡劣。

政院明知違法卻仍這樣編列特別預算,本質就是要製造爭議、留相罵本,再次營造在野黨大刪預算的印象,為大罷免添加柴火。就如同日前才被揭發的,政院一邊喊缺錢、一邊扣住預算解凍案不送立院,一切都只為了大罷免。

在大罷免之前,不僅政府的所有政務要退位,人民辦護照的權力要退位,就連關稅的衝擊、經濟的發展都要退位。在民進黨政府的眼中,沒有任何事情比大罷免來得重要。

卓榮泰在記者會中否決了「普發現金」的提議,說「在國家面臨外皆軍事甚至財政重大衝擊時,只用發現金的方式,不是現在我認為最好的結果國家問題方法」。當初國民黨主張「普發現金」是基於稅收超徵,本質上是為了大罷免政治買票,並沒有太大的正當性,但當川普關稅衝擊經濟時,反而應該成為政府考慮的選項,像日本政府早早就決定要發錢給國民。

對比同樣對經濟產生重大衝擊的新冠肺炎,在民進黨2020年完全執政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一開始僅編列600億的特別預算,2個月後修正提高為2100億,到2021年5月才再次提高為8400億。

新冠肺炎讓全世界的經濟「停機」,人民的食衣住行幾近完全停擺,餐廳停止內用、民眾在家上班、學生遠距教學,製造業、外銷也同樣受到嚴重的衝擊,傷害遠比今天的川普關稅大得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完全執政的民進黨,一開始也才編列了2100億的特別預算,如今政院一開口就是要4100億,有什麼道理?

再者,在經濟受衝擊的情況下,發錢刺激經濟本來就是選項之一,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馬英九政府首發每人3600元的「消費券」;新冠肺炎時期,蔡英文政府先在2020年發了每人2000元的「三倍券」(每人用1000現金買3000的券),2021年5月特別預算提高到8400億之後,再發每人5000元的「五倍券」。如今民進黨政府編列的特別預算幾乎是新冠肺炎初期的2倍,卻完全排除發現金的選項,真的有道理嗎?

卓榮泰內閣對人民錙銖必較,卻大筆一揮就給台電1000億,這又是什麼道理?人民可以痛苦,台電一定要吃飽?

這次特別預算的背後,充滿了太多的算計,而且完全本末倒置,不僅把經濟衝擊放在最末,過於輕忽關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更對出口的衰退、失業等問題毫無防範,只一心埋在內鬥之中。看來卓榮泰還沒有從當初的「安心睡」中醒來,仍然活在自己美好的夢境之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