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加熱菸審查兩年難產 誰來為失控的審查制度負責?

發布時間:2025/4/25 11:48

異動時間:2025/4/25 12:26

文/簡立勤(生醫所研究生 )

近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於國際期刊《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發表台灣首篇針對加熱菸氣霧化學成分的本土研究。透過先進化學分析技術,研究結果顯示,加熱菸在多項關鍵有害物質的釋放量上顯著低於傳統紙菸,為我國相關科學研究立下重要里程碑。

加熱菸審查兩年難產 誰來為失控的審查制度負責?
加熱菸審查兩年難產 誰來為失控的審查制度負責?(圖/截取立法院國會頻道)

該研究再次印證了國際共識,包括美國FDA、德國BfR、日本國立保健醫療科學院等權威機構的評估:加熱菸相較於紙菸能有效降低有害物質暴露。這些結果強化了加熱菸作為風險降低替代品的科學依據。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與科學進展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台灣對加熱菸的行政審查程序卻陷入制度設計的僵局。國健署對加熱菸的「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已拖延超過兩年,遠超法定時限,引發各界質疑。4月23日,立委陳瑩在立法院質詢指出,審查會議要求「三分之二出席,三分之二同意」的高門檻,不僅不符比例原則,更讓審查制度形同少數人可操控的工具,阻礙政策推進。

回顧行政法規定,絕大多數衛福部審議委員會皆採取過半數決議原則,甚至管制藥品品項審查亦不需「特別決議」。唯獨針對加熱菸設定如此高標準,不僅違背行政中立與平等原則,更讓科學淪為政治運作下的犧牲品。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瑩委員更指出,國健署內部制定的作業要點,實質造成審查會被少數人綁架,進而影響部長決策,導致當前加熱菸走私氾濫、稅收流失、管理混亂等問題。她要求衛福部長邱泰源應正視並清查此一制度失能是否涉及失職或不法。

當前台灣市面上已有大量吸菸者轉向加熱菸使用,且大多透過水貨取得產品,顯見需求已然存在,黑市亦因官方遲遲未作決策而日益壯大。在立法院早於兩年前通過相關修法的今天,加熱菸卻仍卡關於行政審查,不禁令人質疑,阻力究竟來自技術與安全考量,還是制度背後的權力算計?

科學應作為政策制定的基礎,而非成為政治角力的附庸。面對明確的國內外研究成果,行政部門應本於專業、公正與法治原則,檢討審查制度中不合理的門檻與機制,盡速釐清責任、恢復行政效率。否則,任由制度失靈、黑市壯大,最終受害的,將是國人健康與國家治理的公信力。
 

◎《FTNN新聞網》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