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一12~週二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林楚茵 陳柏惟 林育卉 沈伯洋【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0707

5兆美元市場開啟!黃仁勳點名「人形機器人」科技革命 「3超強台廠」卡位搶大餅

發布時間:2025/7/7 11:50

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AI革命尚未停歇,下一波科技巨浪已悄然成形。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在股東大會上直言:「人形機器人將是全球下一個殺手級應用。」他同時強調,AI與機器人將共同構成新世代的兆元級產業,輝達也已釋出專為人形機器人設計的AI模型「Cosmos」,結合GR00T平台,全面推動未來機器人、自駕車與智慧工廠的進化。

輝達也已釋出專為人形機器人設計的AI模型「Cosmos」,結合GR00T平台,全面推動未來機器人、自駕車與智慧工廠(圖/pexels)

在這波智慧製造浪潮中,台灣廠商新代、達明與盟英也早已嗅到龐大商機,積極卡位關鍵零組件供應鏈。其中,新代與達明的IPO案皆已通過,未來在資本市場的動作備受矚目。根據《旺得富理財網》報導,倫元投顧分析師陳學進指出,儘管近期大盤拉回震盪,不少個股卻悄悄築底完成,技術面已浮現「底部越墊越高」的結構,預示後續潛力不容小覷。他提醒,與其追高風險高漲,不如趁低布局基本面佳、有題材加持的潛力股。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產業趨勢面上,分析師認為「主權級AI競賽」正快速推升對伺服器、晶片、散熱與機器人零組件的需求。台灣供應鏈中的多檔個股,包括鴻海(2317)、亞光(3019)、華擎(3515)等,在技術與產能上都占據關鍵位置。

全球對人形機器人的想像正逐步實現。根據TrendForce預估,2027年人形機器人市場產值將突破20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154%;摩根士丹利則大膽預言,到2050年市場規模將飆上5兆美元,屆時全球將部署超過10億台人形機器人。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全球機器人巨頭競逐火熱。特斯拉(Tesla)推出的Optimus人形機器人結合自家電動車FSD晶片與視覺AI技術,具備多感測模組,可感知溫度、氣壓、濕度等環境資訊,透過神經網路訓練與環境互動。而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則轉向開發全電動版Atlas,並已跨入汽車製造業實際搬運作業,從實驗室走向商用實踐。

面對這場即將引爆的機器人革命,台灣企業不僅具備硬體製造實力,更在感測器、驅動模組、精密控制等領域擁有全球競爭力。專家指出,在這波人形機器人產業大遷徙中,搶先切入供應鏈的台廠,有望迎來營運飛躍,成為全球智慧製造骨幹之一。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