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8/10 20:08
文/鄭自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退休教授)
現在雖是尾波,但還算是大罷免期間,藍白綠依然互咬,第一波726後網路流傳一張梗圖,是藍綠的媒體政治光譜版圖,藍的軍容壯盛,綠的孤零零的,深綠的是自由、民視,三立居然被歸為淺綠趨中,當然這是綠支持者在726敗選後的想當然爾「歸因」,錯誤頗多,不過這也讓我們思考,在這場似乎沒有必要、勞民傷財,前後長達半年餘,迄今尚未結束的大罷免,媒體扮演甚麼角色?及格嗎?
首先要討論的是媒體是不是應該中立,對政治議題能不能立場?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西方新聞史來看,近代報業的發源國英美,從來不認為報紙應該中立,不可對政治人物或議題有立場,相反的,報紙被認為是獨立於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第四權,當然應該監督政府,既然要監督,焉能沒有主張、沒有立場,如此豈不成了傳聲筒或政府的看門狗。
但電視呢,30年代開始進入電視時代,不過當時西方學者對電視有不一樣的態度,認為電視應該中立,對政治議題不能有立場、不能引導,理由是「只有知識分子才看報,知識分子有思辨能力,報紙立場影響不了知識份子,但電視訊息直達家裡的客廳,賢或不肖、男女老少都在看,沒有判斷力的人就會受到影響」,這種把看電視的人視為弱智的理論,不但規範電視對政治的表達,使其趨於保守與內斂,也形塑了百年來電視受到高密度規管的原因。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代在變,類比時代的管制思維,早不符數位時代的狀況,現在小朋友或老人家都是手機的重度使用者,每天接受的五花八門資訊何止萬千,手機內容又何其嗆辣何其偏頗,尤其自媒體沒有組織化的守門,內容沒有檢審,愛怎麼講就怎麼講,在這種資訊失衡的狀況下,哪還需要管制電視媒體對政治議題的表態。
電視可以表態,也可以有立場,但並不表示可以踰越專業的規範,「查證」與「平衡」均不可少,此外媒體「品味」也應顧及,但這次大罷免,電視媒體表現及格嗎?
台灣電視新聞台很多,由於受到NCC高密度規管,新聞大都規矩,但涉及政黨或政治新聞就會走鐘,而政論節目則一向「黨同伐異」,論點更是涇渭分明,立場明確,以顏色論斷是非,而非公義,觀眾在政論節目聽不到「道理」,而是相濡以沫的同溫層取暖。
新聞與政論節目與甚麼不同?新聞的功能是代替讀者或觀眾去看去聽,但不是「有聞必錄」,撿到籃子就是菜,因此必須「查證」;有些記者誤會有人爆料就是有查證,錯了,「有人講」只是「消息來源」,更不能認為「有人講」就是對的,查證絕不可少,查證途徑有客觀第三者、官方或學術資訊、歷史文獻等等,至於向被指控人詢問也是查證,新聞將指控人、被指控人的雙方說詞並陳,就是「平衡報導」。
當然,媒體玩「平衡報導」也可以耍小手段,如雙方報導時間一樣,但甲方取其強項,乙方摘其弱點,表面平衡,但事實上就是突顯甲是站在正確的一方,這次大罷免新聞是不是常見到這樣處理的新聞?
這種耍陰的新聞,NCC能否介入?不宜,新聞如何表現屬新聞自由,官方或第三者不能介入「指導」,如果容許官方介入,就回到警總時代對媒體的管制;怎麼辦?就看記者專業素養和媒體老闆的態度了,此外社會壓力也可以形成「他律」,讓媒體感受民意觀感的不佳或不滿。
「新聞」與「政論」的區別是,新聞提供「事實」,結論交給閱聽人自行判斷,政論則是呈現「觀點」,試圖影響閱聽人;有某台新聞報導美國國務院前顧問惠頓撰文《台灣如何失掉川普》,該文指出賴政府的不是,新聞則有藍綠白立委以各自立場評論,表面上做到「平衡」,但記者最後卻做出指責藍白立委見縫插針的結論,不但是蛇足,還失掉專業,極不得體;而這種現象,不是單一個案,在黨政新聞比比皆是。
這次大罷免期間,無論轉到哪一新聞台的政論節目,不用聽內容,就知道會講甚麼,每台都以意識形態作為框架,用以鞏固自己偏好的政黨,同時指責他黨;甚至還有新聞台的網路媒體線上民調,題目是「明知違憲情況下,卓榮泰該不該普發一萬元?」,且不說是否違憲,豈是媒體說了算,更糟糕的是違反民調題目不能提示前提的基本原則,小編大學研究方法課的ABC都沒拿準,不及格,編審也失職。
726大罷免,某台政論周末節目移至戶外,節目一開始,主持人就高喊「大罷免大成功」,宛如造勢活動,所有來賓都同一顏色,齊聲罵藍白,把媒體玩成黨的宣傳機器;另有一台主持人,羞辱具外配身分的他黨立委的中文程度,「連能不能考上國中都有問題」;還有節目來賓調侃台中市長盧秀燕,雨停了水退了,但妝容完整,問她到底用哪牌的化妝品?
「盧秀燕的妝容」意外引起民進黨的黨內互打,「厭女台派」與「左膠聖女」吵成一堆,政治離不開人性,尖酸刻薄極不可取,政論節目固然要博收視率,但也不要走偏鋒,更應避免綜藝化,否則為討好與娛樂同顏色的觀眾,主持人與來賓越玩越嗨,最後就口不擇言,不但失掉大媒體應有的專業與品味,也極化觀眾,讓台灣民眾政治立場形成M型對立,彼此撕裂,絕對不是好事。
媒體報導,「青鳥女兒打爸爸三拳」,還要媽媽離婚,這是警訊,社會極化與撕裂,似乎不會隨著大罷免而結束。
記憶體要漲翻?研調:第4季DRAM喊漲上看18% CSP搶下單鎖量
自營商買破千張台積電!「這檔」傳獲千億伺服器大單 也獲進貨助攻飆漲停
不僅精密更求聰明!台121家廠商EMO參展 定位「首選AI整合夥伴」
當紅利多齊發!這「機電大廠」3天猛拉25%...國家隊卻結帳8.1億出場 再出清記憶體2檔逾4千張
IC設計股倒一片!晶豪科8月每股虧0.04元跌最慘 「這檔」卻逆勢飆出漲停
堰塞湖溢流釀17死!郝龍斌轟民進黨顧「大罷免」耽誤整治 痛斥:這是人禍
公益募款啟動了!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 賴清德、蕭美琴、卓榮泰帶頭捐1個月所得
花蓮災情慘重!綠黨團群組要政院釋「殺傷力消息」反擊 網轟:滿腦子只有政治
慘遭超車!大摩背刺「這檔」下修評級、目標價…股價跌崩11.92%登弱勢股王 網哀:竟然落賽成這樣
「收錢未投資」還代客保管存摺!知名券商業務員丟工作 公司挨罰120萬
傳獲戴爾千億伺服器大單!「這檔」獲點火飆漲停 三大法人卻倒破2萬張
矽光子族群齊躺平!這光通訊廠「營收年增42%」重摔半根 明泰逆勢衝出連5紅
是要幹大事還是要崩?三大法人殺出143億元確力挺「這檔」…外資連20日買超鴻海 網:要買到大哥認錯?
矽晶圓股紅通通!嘉晶「2天猛漲12%」攜手中砂漲停 中美晶股價走疲...投信、自營商齊倒
曾暴打醫生、詐賣舊車…台中男再「毆死前妻棄屍」被逮聲押 鄰居鬆口氣:不定時炸彈終於消失
連小兒都殺不住!「這檔」獲戴爾千億訂單飆漲停…外資大砍2萬張 記憶體剩「它」獨活
找到了!光復鄉失蹤6歲女童獲救脫險 全身被泥沙掩埋
台買俄亥俄農產傳高達150億美元!美關稅仍不願降到10%
馬太鞍堰塞湖仍在未解決 名嘴建議:中國大陸有經驗是否請對方專家幫忙
OpenAI等利多發酵!外資猛砸68億橫掃鴻海、東元 「這檔」搭上Flash報價回升也被搶買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