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8/10 20:08
文/鄭自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退休教授)
現在雖是尾波,但還算是大罷免期間,藍白綠依然互咬,第一波726後網路流傳一張梗圖,是藍綠的媒體政治光譜版圖,藍的軍容壯盛,綠的孤零零的,深綠的是自由、民視,三立居然被歸為淺綠趨中,當然這是綠支持者在726敗選後的想當然爾「歸因」,錯誤頗多,不過這也讓我們思考,在這場似乎沒有必要、勞民傷財,前後長達半年餘,迄今尚未結束的大罷免,媒體扮演甚麼角色?及格嗎?
首先要討論的是媒體是不是應該中立,對政治議題能不能立場?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西方新聞史來看,近代報業的發源國英美,從來不認為報紙應該中立,不可對政治人物或議題有立場,相反的,報紙被認為是獨立於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第四權,當然應該監督政府,既然要監督,焉能沒有主張、沒有立場,如此豈不成了傳聲筒或政府的看門狗。
但電視呢,30年代開始進入電視時代,不過當時西方學者對電視有不一樣的態度,認為電視應該中立,對政治議題不能有立場、不能引導,理由是「只有知識分子才看報,知識分子有思辨能力,報紙立場影響不了知識份子,但電視訊息直達家裡的客廳,賢或不肖、男女老少都在看,沒有判斷力的人就會受到影響」,這種把看電視的人視為弱智的理論,不但規範電視對政治的表達,使其趨於保守與內斂,也形塑了百年來電視受到高密度規管的原因。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代在變,類比時代的管制思維,早不符數位時代的狀況,現在小朋友或老人家都是手機的重度使用者,每天接受的五花八門資訊何止萬千,手機內容又何其嗆辣何其偏頗,尤其自媒體沒有組織化的守門,內容沒有檢審,愛怎麼講就怎麼講,在這種資訊失衡的狀況下,哪還需要管制電視媒體對政治議題的表態。
電視可以表態,也可以有立場,但並不表示可以踰越專業的規範,「查證」與「平衡」均不可少,此外媒體「品味」也應顧及,但這次大罷免,電視媒體表現及格嗎?
台灣電視新聞台很多,由於受到NCC高密度規管,新聞大都規矩,但涉及政黨或政治新聞就會走鐘,而政論節目則一向「黨同伐異」,論點更是涇渭分明,立場明確,以顏色論斷是非,而非公義,觀眾在政論節目聽不到「道理」,而是相濡以沫的同溫層取暖。
新聞與政論節目與甚麼不同?新聞的功能是代替讀者或觀眾去看去聽,但不是「有聞必錄」,撿到籃子就是菜,因此必須「查證」;有些記者誤會有人爆料就是有查證,錯了,「有人講」只是「消息來源」,更不能認為「有人講」就是對的,查證絕不可少,查證途徑有客觀第三者、官方或學術資訊、歷史文獻等等,至於向被指控人詢問也是查證,新聞將指控人、被指控人的雙方說詞並陳,就是「平衡報導」。
當然,媒體玩「平衡報導」也可以耍小手段,如雙方報導時間一樣,但甲方取其強項,乙方摘其弱點,表面平衡,但事實上就是突顯甲是站在正確的一方,這次大罷免新聞是不是常見到這樣處理的新聞?
這種耍陰的新聞,NCC能否介入?不宜,新聞如何表現屬新聞自由,官方或第三者不能介入「指導」,如果容許官方介入,就回到警總時代對媒體的管制;怎麼辦?就看記者專業素養和媒體老闆的態度了,此外社會壓力也可以形成「他律」,讓媒體感受民意觀感的不佳或不滿。
「新聞」與「政論」的區別是,新聞提供「事實」,結論交給閱聽人自行判斷,政論則是呈現「觀點」,試圖影響閱聽人;有某台新聞報導美國國務院前顧問惠頓撰文《台灣如何失掉川普》,該文指出賴政府的不是,新聞則有藍綠白立委以各自立場評論,表面上做到「平衡」,但記者最後卻做出指責藍白立委見縫插針的結論,不但是蛇足,還失掉專業,極不得體;而這種現象,不是單一個案,在黨政新聞比比皆是。
這次大罷免期間,無論轉到哪一新聞台的政論節目,不用聽內容,就知道會講甚麼,每台都以意識形態作為框架,用以鞏固自己偏好的政黨,同時指責他黨;甚至還有新聞台的網路媒體線上民調,題目是「明知違憲情況下,卓榮泰該不該普發一萬元?」,且不說是否違憲,豈是媒體說了算,更糟糕的是違反民調題目不能提示前提的基本原則,小編大學研究方法課的ABC都沒拿準,不及格,編審也失職。
726大罷免,某台政論周末節目移至戶外,節目一開始,主持人就高喊「大罷免大成功」,宛如造勢活動,所有來賓都同一顏色,齊聲罵藍白,把媒體玩成黨的宣傳機器;另有一台主持人,羞辱具外配身分的他黨立委的中文程度,「連能不能考上國中都有問題」;還有節目來賓調侃台中市長盧秀燕,雨停了水退了,但妝容完整,問她到底用哪牌的化妝品?
「盧秀燕的妝容」意外引起民進黨的黨內互打,「厭女台派」與「左膠聖女」吵成一堆,政治離不開人性,尖酸刻薄極不可取,政論節目固然要博收視率,但也不要走偏鋒,更應避免綜藝化,否則為討好與娛樂同顏色的觀眾,主持人與來賓越玩越嗨,最後就口不擇言,不但失掉大媒體應有的專業與品味,也極化觀眾,讓台灣民眾政治立場形成M型對立,彼此撕裂,絕對不是好事。
媒體報導,「青鳥女兒打爸爸三拳」,還要媽媽離婚,這是警訊,社會極化與撕裂,似乎不會隨著大罷免而結束。
法人目標價近200元!載板龍頭欣興7月營收年月雙增 創近32個月以來新高
美關稅下還能屹立不搖?「這檔半導體」慘逼跌停…三大法人1原因搶破2萬張 週漲幅逆勢翻紅
避不開20%+N疊加關稅?她揭日方關鍵戰術:鎖定川普「關稅談判長」盧特尼克
轟關稅20%+N是談判失利!郭正亮警告台灣被歸類「這些國家」:問題更大條了
股價狂飆俯衝急墜!軍工黑馬股慘淪「韭菜王」?散戶追高炸出萬張大量
這4檔5天漲破40%!沛爾生醫連點6燈 「這檔銅板股」搶攻AI散熱技術「外資起手布局」終結6連賣
小兒殺股長老救!八大官股狂買「這檔」1.3萬張…周漲幅翻紅 再買超台塑四寶「這1寶」
中職/軍公教排隊換票!桃猿周日「響樂趴」19671人進場 仍未破2萬大關
政治撕裂,電視媒體表現及格嗎?
「這檔」ETF進行反切割股價重挫14%!外資上週倒最多 再賣00632R破萬張
讓美國概念股再次偉大?在美有廠議題發燒 「這3檔」龍頭大放異彩它將挑戰200元大關
台塑四寶不妙了?三大法人週買超579億卻瘋砍「這2寶」…它預估營收成長也遭殺 網:不會開盤跌停吧
只因不幫裝袋!台中女「怒砸紅酒瓶」再買啤酒狂潑 18歲店員手掌見血…全家不忍了
「不砸錢換儀式感」情人節轉趨理性消費預算僅3000元內 調查發現:女性最愛「情人節約會地」是這裡
台積電帶著衝!外資豪撒40億猛敲0050成買超王 另斥資30億橫掃「5檔高股息」破十萬張
欠債7.9億險想不開!一代女團成員淚崩自白低潮 哽咽喊「對孩子們很抱歉」
自曝已與柯文哲深入討論民眾黨未來10年發展 黃國昌透露自己與柯的相同「默契目標」
台積電都去了關稅還要20%?他建議玩大點:跟川普說全台一人一張綠卡
曾批對手「雲豹駙馬」!邱鎮軍被爆持有雲豹能源股票 賴品妤諷「藍委偷偷養我」
影/AKB48 Team TP 限量「南瓜」秒殺太殘酷! 歌迷哀鴻遍野!盼官方廣泛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