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李明賢 黃揚明 洪孟楷 侯漢廷【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0527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觀察/「撞世代」撞出駕訓改革開端 交通部決策挨批「急就章」真有決心徹底改革?

發布時間:2025/5/27 07:00

記者盧逸峰/綜合報導

近期台灣數起交通事故引發全民關心,新北三峽余姓老翁開車暴衝造成3死12傷,後來又有一名貿易公司董座無照開車行經台北市重慶南路,追撞6車釀成8人受傷,而兩名肇事駕駛同為高齡78歲,如此巧合讓民眾直呼是「撞世代」。也讓交通部承受莫大指責,許多民眾憤而到交通部以及部長陳世凱的臉書留言「要死多少人你們才願意改革?」、「交通部還在睡嗎?」,然而交通部祭出的改革方向卻引發另一波爭議。

在5月25日這天,多個民間團體及小黨走上街頭,提出訴求包括「駕駛人全面回訓」制定所有駕駛人的駕照回訓、分級、定期換照制度。(圖/記者盧逸峰攝)

在5月25日這天,兩大行人路權團體都走上街頭,分別在新北三峽事故現場悼念事故受害者,以及從立法院遊行走向交通部抗議。民團「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認為,近期這幾場交通事故是交通系統性的結構問題,切勿把肇事原因歸咎在年齡,交通部不該放任不適任駕駛上路;民團「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則點出三峽車禍暴露我國駕照管理鬆散問題,也直指交通部日前提出的改善規劃是遠遠不足。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三峽那場重大車禍發生後,交通部沉寂了一天,陳世凱帶著駕訓改革的初步規劃,親自召開記者會對社會大眾說明如何「亡羊補牢」,包括針對高齡者換照機制加嚴,修法下修高齡換照年齡,從現行規定的75歲以上修正成70歲以上;然而突如其來的決策,反而掀起「歧視高齡者」的另一起風波,挨轟是急就章、修法缺乏配套;更遭質疑無視駕駛身體狀況,單憑年齡「一刀切」有何科學根據。

在野黨立委批評,換照年齡調整是最無關痛癢的改革,單純是為了回應社會而虛應故事,反而造成長輩認為遭到歧視,應提出科學化的評估;連民進黨內也傳出有雜音,有綠營人士認為,年齡並非改革重點,貿然執行不僅方向錯誤,還可能意外流失長者選票。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來自民間的倡議,認為駕訓改革推太慢、批評交通部無作為,陳世凱日前嚴詞回應「我不接受這樣子的說法」。然而民間團體到交通部抗議時就直指,多年來呼籲中央「駕照全面回訓、分級、換照」與「改善高齡換照問題」,卻遲遲仍未獲交通部具體回應。民團要求擴大回訓規模,確保「記點與換照機制」能淘汰不適任駕駛,避免不良駕駛長期違規成習造成危害;且針對目前高齡換照測驗淪於形式,眾多高齡者不強制換照等問題,應該以「具有鑑別度的檢核」,確保其駕駛能力與身心狀況。

日本常作為台灣交通安全改革的學習標竿,而台灣交通事故人均死亡率比日本高出6倍之多。(圖/資料照)

交通零死亡願景召集人林柏勛也直言,台灣無照駕駛成本過低,例如⽇本無照駕駛最⾼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知情不報亦有處罰、美國監禁10天⾄6個⽉,最⾼罰緩約2萬9千元台幣、加拿⼤則是扣⾞7天及駕照暫停。林柏勛表示,在地狹⼈稠的⽇本,透過駕照分級與定期回訓,以及嚴格的記點制度與違規處罰,有不適任駕駛⼈的「退場機制」,才能確保道路上的駕駛皆具有良好素質,⽇本也成功將過去交通問題嚴重的交通地獄,扭轉成較低的死傷比例。

日本常作為台灣交通安全改革的學習標竿,而台灣交通事故人均死亡率比日本高出6倍之多;在交通部推出駕訓改革的同時,陳世凱也直指日本比台灣更早邁入超高齡社會,因此換照年齡下修至70歲是效法日本的成功經驗;然而日本考取駕照、交通違規記點制度也比台灣嚴格許多,才能遏止不適任的駕駛上路;如今交通部認為要學日本進行交通改革,但若改革只抄皮不抄骨,不僅無助於根本改善,更將陷改革於選舉算計的泥沼。

台灣交通事故死亡一年高達近3千人,面對輿論壓力宣布啟動改革,更需推出讓民眾尤其偏鄉長者願意接受的配套措施,否則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交通部祭出換照年齡下修到70歲,會引起多少民意反彈?會影響多少長者票源?台灣交通體系長期累積的問題,已非單靠「亡羊補牢」即可收拾;在選票跟交通改革之間如何選擇,考驗著交通部的決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