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一12~週二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公教年改:新的「相對剝奪感」?

發布時間:2025/11/10 21:11

文/鄭自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退休教授)

藍白立委提案,擬修正「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與「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的所得替代率,主張不再繼續降低;而綠委則捍衛蔡英文的政策,甚至以公教月領5萬、勞工僅2萬多、農民8千、國民年金4千,訴求弱勢族群「相對剝奪感」,反對修改,但網路亦有PO圖,顯示公教自繳比其他族群多很多,卻被砍得很慘,呈現公教人員新的「相對剝奪感」。

藍白立委提案,擬修正「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與「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將停止調降退休年金所得替代率。(圖/取自臉書/傅崐萁)
藍白立委提案,擬修正「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與「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將停止調降退休年金所得替代率。(圖/取自臉書/傅崐萁)

台灣的政治角力,只要亮出「階級鬥爭」似乎就會理直氣壯,得到一部分掌聲,當年蔡英文的年改論述就是以軍公教的退休所得來對比勞工,後來軍方出聲,馬上轉彎,以「軍人任務特殊」輕輕放下,只砍公教,所以有人說,政府只怕拿槍的,不怕拿筆的。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英文的年改背後是否有選票考量,不便臆測,但勞工農民大多是民進黨支持者,而且人數近千萬,公教人員只數十萬人,而且被認為是國民黨傳統支持者,因此被拿來「祭旗」似乎也就不意外。退休金多寡,和在職所得連動,非公教的就業市場薪資多寡,除外在儀表、內在能力,主要由幾個因素決定:

◎市場供需
這是最簡單的市場法則,供過於求,低薪;求過於供,高薪。在辦公室吹冷氣的工作,很多人願意做,因此只能當「小資族」,領3萬左右的薪水;卡車司機,沒日沒夜,南北奔波,肯耐勞耐苦的人少,因此薪水當然高。同樣是大樓保全工作,夜班薪水高於日班也是市場供需道理。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多年輕人抱怨低薪,就是忽略了這個法則,當人人都在搶「錢多事少離家近」時,薪水不可能拉高,而體力勞動,現在年輕人幹不了也不願幹,薪水當然高;當全日照護工,日薪3千,月領9萬,但未必能找到人。

◎專業養成
有些職業需有專業度,薪水當然高,同樣是法學院畢業,法律系畢業領的錢會比政治系高,法律涉及法規與不同案件態樣,不是一般人搞得清楚,所以就業市場就會值錢,但在台灣,人人可談政治,甚至敢演敢嗆就能上電視當名嘴,所以讀政治相對不值錢;同樣是商學院畢業,企管系就業行情就比財管低,因為訓練面向太廣,樣樣通樣樣鬆,而且「管理」因時因地而異,學術通則未必管用,黑手出身的老闆可能比企管碩士管用。

◎法定門檻
當律師、會計師、建築師、醫師,都要經過國家考試,薪資水準當然和一般張三李四可以做的工作不一樣,薪水當然高。

當公務人員一樣也要經過國家考試的法定門檻,不是人人可當,當公立學校老師亦然,公教人員完全符合市場供需法則、專業養成與法定門檻要求,本來就應該是高薪工作,但在60年代,當公務員或老師卻是低薪,而且不受歡迎,認為領的是「死薪水」,不是嫁女兒的好對象;當時公教人員薪水甚至無法養家餬口,還要靠政府配給米糧度日,後來整體經濟好轉,薪水才逐漸調升,所以大家只看到現代公教人員生活的安定,卻沒想到以前的困窘。

一個醫學院畢業學生,取得醫師執照,他可選擇在大醫院工作或自行開業,月領數十萬元,如果他有熱誠,願意留在公部門當公衛醫師,到偏鄉服務,則薪水納入公務體系一體運用,或是有土木技師執照的年輕人經由考試,要留在縣市政府工務局當公務員,也是一樣,退休後一樣領5萬元,還被社會指指點點,說是「米蟲」,公平嗎?

公教人員因退休金被羞辱,始於退休存款優存18%利息,這是政府向公教人員借錢的歷史共業,早年政府財政窘迫,退休金無法全額給付,因此就先由政府保管,再給予利息。18%利息多嗎?現在看是天價,但在70年代卻低於民間借貸水準,當時民間借貸利息,有良心的要2分,會計較的要2分半,沒良心的要3分,高利貸4分;所謂2分是月息2%,年息24%;2分半是月息2.5%,年息30%;3分是月息3%,年息36%;所以18%是月息1.5%,也是當時公教退休人員的「共體時艱」。

時代不一樣,利率水準也不一樣,現在政府有錢可以全額給付,當然不需要再向公教退休人員借錢,18%利息廢了就算了,但整個退休金大砍,而且溯及既往也有違信賴保護原則,何況公教退休金其中有一部分是工作時,由自己薪水中扣繳的,所以網路有人製表比較:

◆勞工自繳1000元,領25500元,每繳1元可領回25.5元。
◆農民自繳79元,領8110元,每繳1元可領回102.6元。
◆公教自繳6000元,領50000元,每繳1元可領回8.3元。

年金改革恐加深退休軍公教相對剝奪感。(圖/翻攝臉書)
年金改革恐加深退休軍公教相對剝奪感。(圖/翻攝臉書)

當然這是粗糙的比較,但也是公教人員心裡的「相對剝奪感」,政府可能選票考量,不敢要求勞工與農民經由多繳以提升退休年金,只好拉下公教退休金,弭平勞工農民「相對剝奪感」,如此卻衍生公教人員新的「相對剝奪感」,順了姑意逆嫂意,年省370億元,加深社會階級矛盾,也減少消費所創造的加乘經濟效果,這可不是好主意。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