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處反覆搔癢找不到原因?醫揭關鍵:恐與高血糖+子宮肌瘤有關
2025.07.24【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一位38歲女性本身有子宮肌瘤病史,長期受私密處搔癢與分泌物過多困擾。今年夏天特別悶熱,加上她上班經常外食、青菜攝取不足...
男子氣喘突然惡化竟因「這個」惹禍! 醫師揭預防3作法
2025.07.24【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一名58歲張先生有多年氣喘病史,平日依靠定期吸入型藥物控制病情,身體狀況穩定,近日突然出現胸悶、乾咳與呼吸急促等症狀,...
心悸、喘不過氣卻查不出病?你可能患上恐慌症 自測13種症狀中了幾項?
2025.07.24【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恐慌症(PanicDisorder)是一種特別的心理疾病,發病若不治療,會持續發作及惡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
65歲以上每7人就1人骨鬆 AI輔助診斷+跨科照護遠離骨折危機
2025.07.24【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中約每七人就有一人罹患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卻可能因輕微跌倒導致髖部或脊椎骨折...
颱風後類鼻疽個案增6例!高風險族群如有症狀須速就醫
2025.07.23疾管署於22日公布國內最新疫情,上週7月15日至7月21日新增6例本土類鼻疽確診病例,均居住於高雄市,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之間。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微波爐會致癌?醫:使用方式不對才影響健康 容器用錯、加熱不均更危險
2025.07.23【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簡單又方便,但「微波爐會不會致癌」也是民眾常有的疑慮。對此,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家庭醫學科陳昱彰...
手術不用拆釘! 腰椎再手術「新選擇」助患者三日出院
2025.07.23【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63歲林先生在2021年,因腰椎問題接受腰椎第二節至第五節脊椎融合手術並植入金屬桿與骨釘固定。近期因急性下背痛與右腿劇烈疼...
高血壓仍是致病主因 國健署推「安心血壓站」助全民自主量測
2025.07.23【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高血壓及其所衍伸的疾病已經漸漸擴及年輕族群,以往許多人認為只有老年人需要擔心,但現今的資訊時代工作步伐快速、為了提升...
出國玩最怕腸胃作怪!醫師籲做好「3件事」防腹瀉掃興
2025.07.23【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暑假旅遊旺季來臨,出國度假最怕遇到的就是腸胃突然「作怪」,不只影響心情,在國外就醫人生地不熟更是困難重重。雲林長庚醫...
除斑怕反黑?AI雷射結合影像輔助 治療更精準、膚況更穩定
2025.07.23【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根據觀察,亞洲有超過七成民眾曾因曬斑、雀斑或表皮斑等問題而感到困擾。然而傳統除斑雷射受限於熱傷害風險,即使經過多次治...
心血管疾病居十大死因前四 高血脂成無聲殺手!新型藥物擴增治療選項
2025.07.23【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分別為國人十大死因第2及第4位,而高血脂正是重要危險因子之一。台灣血脂...
韭菜是天然壯陽菜?醫親解營養功效與潛在風險
2025.07.22【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韭菜自古便被視為滋補強身的食材,更因其對男性性功能的潛在正面影響,被暱稱為「壯陽菜」或「起陽草」。不過,這樣的稱號是...
耳朵竟然也有關節炎!咀嚼大笑都會痛 小心「顳顎關節炎」4警訊
2025.07.22【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咀嚼、大笑時感到耳朵深處疼痛?可能是「顳顎關節炎(TMJ)」!提到關節炎,多數人通常先想到的是膝蓋、手腕或肩膀的疼痛,但...
不只忘東忘西! 醫揭「失智症新興風險因子」:別忽略聽力與視力問題
2025.07.22【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患者逐年增加,如何有效降低「失智浪潮」對家庭與社會的衝擊,已成為全民高度關注的重要課題。台灣...
首款「第一型糖尿病」芭比娃娃問世!盼增進包容和同理心 讓更多患者被看見
2025.07.22【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全球第一型糖尿病研究與倡議組織BreakthroughT1D與知名玩具製造商美泰兒(Mattel)攜手合作,推出首款患有第一型糖尿病(...
類鼻疽釀2死!丹娜絲颱風後增6例全在高雄 一人發病後隔日不治
2025.07.22記者洪宗荃/綜合報導丹娜絲颱風造成嚴重災情重創南部,而疾管署今(22)日也公布,颱風過後上週出現6例本土類鼻疽個案,全數均在高雄市,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
頸椎間盤突出怕開刀? 「這1微創手術」保留活動度、不僵硬
2025.07.22【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55歲男性多年前出現頸椎壓迫症狀,期間雖接受各種保守治療,但成效時好時壞,直到年初開始手麻、頸痛,麻木感從手指延伸到前...
臉部瑜伽正夯!想緊緻輪廓 研究與專業建議一次看懂
2025.07.22【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擠眉弄眼、鼓嘴、嘟嘴、皺鼻拉臉等動作,看起來或許有些滑稽,但在某些場合,它卻是「臉部瑜伽」的正式練習內容。這項流行的...
高纖飲食對便祕有效嗎?醫:不見得 有時少吃才有效
2025.07.22【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多數人從小被教育「多吃蔬菜、多補纖維,腸道才會通順」,於是蔬果、全穀類、麩皮粉與益生菌成為許多便祕者的基本配備。但家...
掉髮族注意!中醫師揭「3類」常見禿頭原因與對應治療方式
2025.07.22【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照鏡子時,是否發現髮際線不如以往茂密?或每次洗頭後,排水孔總堆滿掉落的髮絲?睿鳴堂中醫診所徐瑋憶中醫師指出,常見掉髮...
找AI談心可行嗎?心理師揭使用3撇步 注意「這些狀況」要盡快停止
2025.07.22【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隨著ChatGPT、Claude、Gemini等AI聊天機器人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人習慣「凡事先問一下AI」,就連遇到情緒困擾也會向AI求助。...
重新聽見聲音不是夢!在台美籍人士捐18萬美元 支持「人工電子耳植入計畫」
2025.07.22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一段良好的醫病關係,帶動善的循環,也有機會讓更多成人聽損者重拾聽力、聽見幸福。長年旅居台灣的美籍捐贈者BenD.Harvey先生,為表達對台...
心臟不停跳也能手術! 「這1技術+3D超音波導航」心臟瓣膜修補更精準
2025.07.22【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一名53歲林先生因心悸、胸悶與體力下降困擾兩年,經檢查發現同時罹患重度二尖瓣脫垂逆流與冠狀動脈嚴重阻塞,面臨雙重心臟病...
嘴唇藍紫色腫塊竟是血管病變 醫用「這個療法」避免疤痕與出血風險
2025.07.22【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一位67歲女性,因牙周治療期間意外發現左下唇無症狀腫塊,至台北長庚醫院口腔外科求診。該腫塊呈藍紫色,直徑約兩公分半,造...
越來越多人心存僥倖? 高公局曝「未正確使用安全帶」致死事故比去年多3成
出國要小心!12家旅行社遭撤照 觀光署點名原因曝光
GB300點火助攻!這檔「輝達好夥伴」一週猛漲近34% 機器人凌陽、氣立也入飆股前10
打字習慣大不同!朋友傳「耐斯」「歐給」 她滿頭問號:不能好好打字嗎
全球貿易風險浮現!「這檔」Q2 EPS下滑、出貨動能趨緩 下半年聚焦高值化產品
3張千萬發票快過期!9/5錢沒人領就充公
張曼玉法國搭火車出事了!遇鐵軌起火困車廂超淡定PO圖文 全網傻眼
普發1萬卓榮泰說詞反覆?林濁水戳破「真正問題」:找他當替死鬼更糟糕
台中驚悚死亡車禍!21歲男無照駕車闖紅燈 待轉區騎士遭背後撞飛...當場斷魂
訂單能見度至2026年!這「廠務系統廠」8月來股價暴漲逾41% Q2毛利率創新高
詹皇咖哩世紀合體有望?美媒爆:勇士與湖人接觸長達一年半
高雄男被轟16槍慘死家門前!警循線逮捕女車主、接應男 槍手仍逃亡中
罹肺腺癌又失明!秦楊深夜突PO黑底文「我先走一步了」嚇壞眾人 本人親揭身體狀況
超狂公司「只錄取40歲以上無經驗」 50歲新人大叔月薪飆38萬
英特爾難翻身?經濟學人批川普「方向錯誤」 提3建議:應重視台灣與台積電
黃仁勳快閃台灣!魏哲嘉做東請吃三六食府 2人互捧生意好「快買他股票」
川普狂批綠能是假象!吳崢諷刺燃煤夢 沈富雄搬童子賢力挺核能
台南棄嬰血染床單 房東尋稚嫩哭聲 出租屋中終救回
公務員退休金2年蒸發百萬!68歲阿公為了「幫女兒養孫」去當工友
台中西屯傳離奇命案!57歲男詭躺科大旁分隔島「已長屍斑」 藥袋散落現場疑病發奪命